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 >> 民生新闻
扛稳粮食安全“压舱石”
发布日期 : 2023-01-31 10:06:16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19061675128522805.jpg

“潮农汇”潮州乡村振兴论坛(第六期)活动现场。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李灿霞 丁玫

  摄    影:本报记者 庄园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1月18日下午,由潮州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潮州日报社承办的第六期“潮农汇”潮州乡村振兴论坛在潮安区浮洋镇东陇村举行,来自潮州市各县(区)、镇、村的多位主要负责同志、种粮大户等,以“坚决扛稳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为题,分享粮食安全方面的成果经验,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共商粮食安全大计,共谋乡村振兴之道。

27851675128522805.jpg

  浮洋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刘华:

  压实责任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 科技兴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近年来,浮洋镇以落实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科技兴农,以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农业发展,全力以赴保障粮食安全,有力促进浮洋镇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面对新冠疫情、高温干旱、农资涨价等不利因素,我镇提早谋划,抓实抓细各项粮食生产工作,实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双增长,扛稳了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据统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4214亩,比上年增加1274亩,增长3.86%;粮食产量15942.1吨,比上年增加803.5吨,增长5%。

  浮洋镇粮食生产的主要工作及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压紧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建立镇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村粮食生产工作制度,将粮食生产纳入村级年度考核内容,进一步压实镇班子成员、村“两委”干部责任,形成“镇领导包村包片、村干部包组到户”责任体系,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足额完成上级下达粮食生产任务。

  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在巩固2021年治理撂荒耕地近6000亩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攻坚克难,对西郊、斗文等5处近1200亩因分配生活用地而导致撂荒耕地进行复耕复种。同时,进一步核实15亩以下撂荒耕地,以“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挖掘粮食种植面积潜力。

  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着眼于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大力开展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陇美等11个村2100亩农田进行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完善设施等建设,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至目前,全镇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41万亩,推动全镇农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水利工程,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投入近250万元对东陇、斗文、仙庭、高义等4个村实施农田水利提质升级;计划投入近5000万元实施浮洋镇农田灌溉渠系整治工程,整治渠道48.2公里,配套引水管2.8公里,建设电灌站18座,受益24个村近2万亩农田。

  培植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镇涌现出潮安区天和农机合作社等种植大户8家,土地流转近8000亩,为扛稳粮食生产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更新农业生产机械,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能力。用好“一村一品”资金,投入139万元扶持潮安区天和农机合作社购买拖拉机、插秧机、打浆机、旋耕机、大疆植保无人机等农用机械;落实农机装备能力提升项目,投入16.5万元扶持广东新振繁农业科技服务公司购买约翰迪尔轮式拖拉机6E-1204和久保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2台等农用机械装备。

27961675128522821.jpg

      潮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农科所副所长冯立榜: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粮情,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牢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就能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筑牢坚实基础,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作为农科部门,如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的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并且应该答好。要做好这件事情,我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粮食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充分调动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多措并举端稳筑牢中国人的饭碗。

  按要求落实好粮食的种植面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要保证耕地的质量,培育适合粮食生产的地力水平。土壤由于形成发育不同,环境条件各异,耕作历史不一,肥力水平也不同,有些因素直接影响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因此,要通过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培肥地力,保证水稻等粮食作物稳产高产和大面积均衡增产。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科技。农业生产机械化,农技水平提升,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育种能力建设等,都需要向科技要生产力。一是做好优质良种的使用。优质良种从源头上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大支撑。种植户要选用经过有关部门审定或者认可的粮食品种,选择较高产或较稳产的抗病性、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好的品种。二是要使用与良种相配套的良法。主要是根据所选用品种的生理发育特点,配套相适应的肥水管理;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病虫害的绿色综合防控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三是加强农技推广服务,落实“科教兴农、人才强农”的战略部署。同时要抓好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综合施策,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乡村能人,更好地服务粮食生产。

  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粮食生产者,保证粮食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提高粮食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如我市2022年8月出台的《潮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潮州市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十二条措施的通知》,对在粮食生产中的“责任、目标、奖励、惩处、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对稳定和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1171675128522821.jpg

  潮州市恒晶亨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锦光:

  建设储粮中心促进粮食供求平衡 搭建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服务

  我们公司地处潮汕桑浦山脉、美丽的梅林湖风景区旁。自2021年年初成立以来,公司充分抓住梅林湖山清水秀、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实行科学种田生产管理,运用现代农业机械化,打造梅林湖水稻绿色产业园。两年时间,从仅有300亩撂荒土地发展到如今的125亩莲藕田和1800亩水稻田。

  在市农机管理处、市农科中心及科技人员的热心指导下,公司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分区划片,合理规划机耕道路、排灌渠系。使用高速插秧机、无人驾驶插秧机、无人飞机、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等,实现全程机械化规划水稻生产。通过增施有机质肥,促进水稻生长健身栽培,增强抗病力,并引进“美占香2号”和“华航51”、“19香”、“隆平晶两优华占”、“Y两优”、“耕香优荔丝苗”等优质水稻品种,为高产优质奠定基础,把原来撂荒土地打造成稻浪滚滚的稻田。我们公司还计划增加智慧农业系统建设,如设置智能虫箱和实行智慧灌溉等,更加合理规划水稻种植生产,加速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经营效益。

  近两年来,我市对农业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补贴,加大力度扶持种植大户,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以大户带动小户、小户带动农户的模式共同发展,让我们更有信心种好田。

  我建议,当地可以建设一个大型的烘干中心,配套储(藏)粮中心配合碾米厂。利用现代化烘干设备对收割后的稻谷进行烘干,可精准掌控稻谷水分,有效提高稻谷烘干效率,也能减少农民收割后因天气原因不能晾晒稻谷,发生粮食发芽、霉烂的情况;利用配套的储藏粮食中心,来应对粮食供求平衡问题,稳定粮食市场价格。

  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引导,如成立农业协会、农机和信息服务中心、育秧中心等相关平台,带领当地农户进行种植和布产,使更多的农户、农民得到专业化的服务。还可引入跨区域的农业机械化服务单位的候鸟式机手,与当地企业、农户等进行联动作业,实现双赢共同发展。

  据了解,外地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运输成本3kg约5元左右,而当地却高达15元左右。这在无形中加重了我们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成本,无法跟外地农产品进行竞争,这也是限制当地农产品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相关惠农政策,解决农产品“走出去”的电商运费问题,同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如修整机耕路、配套水电设施等,减轻企业、农户负担。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