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利平
“斗圩”,即是上圩赴市之意。《饶平文物志》载:浮山圩是饶平三大古圩之一。在明末清初就已形成,有闽粤两省8县小商品货物集散地之称。饶平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设县时,设置有3乡、8都、15堡,其中东洋堡堡址就在离现在浮山镇政府约两公里处,东洋堡的设置直至民国初年才由浮山区取代。东洋堡管辖范围相当于现在浮山、浮滨、汤溪、建饶、东山、新圩、高堂及联饶等镇全部或部分地方,相当于现在饶平中部地区,地惑宽广,人口众多。得益于凤江(黄冈河)的滋润,农业发达,喂养业也发达,四面八方来此购买他们需要的商品,同时,也将他们本地的特产物产在此进行交易,久之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覆盖半径越来越大。
今日浮山新貌
圩埠的形成
凤江发源于饶平县上饶镇大岽坪山麓,自北向南流经饶平全境,最后在黄冈镇碧洲村石黾头注入柘林湾,流入南海。早先在没有汽车等现代机械的情况下,物流的运输主要依靠于水运,哪怕一只小小的木船,其运载量相对于肩挑马驼来说,都是成倍成倍的增长。沿着凤江的各个乡镇,每个村庄几乎都有渡口,这些渡口除了两岸人来人往的交通之外,大部分是装卸货物之用。这些渡口之中,随着人口的增长,人流的集中,货物需求量的增大就形成码头。
凤江环绕浮山埠外围一半以上,其码头离圩埠中心区约一公里,位于圩埠北面的溪嘴,顾名思义叫“溪嘴码头”。1957年前港口小型船只可上溯至溪头,下则直达黄冈。《饶平县志》载:“溪头至浮山段长约15公里,新中国成立前可通行载重2.5吨左右的木船,1958年停止。浮山至黄冈32.5公里,雨季可通行小电船。”由此可见,当时的河道是畅通的,当然,船的运载量重与轻,与河水的丰盈与枯水有很大关系。一般地,雨季河涨,船运载量大;枯水期河水浅,船运载量小。
《饶平文物志》载:“公路未开通以前,每圩有木船百余艘,以走汕头、小东、三饶。”单是“溪门竹箦每圩日从溪嘴码头排到圩埠里,有几百担之多,上船销往各地”,由此可见其繁忙程度。也足见其规模之大,这个功能直到上世经50年代建设汤溪水库和高堂水闸之后,以及公路的畅通才失去。
浮山不仅水运发达,陆路也发达。从荔林村至圩埠中兴街环绕大半个埠区的古道与东官村相接直通县城(三饶);另一条古道是在埠头经东洋村与东山乡古道相接直通福建省。至明清期间,县内有驿铺(一种邮政机构)17处,铺兵34名,驿道3条:一是由县总铺南行,依次至岭前铺、汤溪铺、东洋铺、荔枝林铺、汉塘铺、黄田铺、樟溪铺、乌溪铺、黄山坑铺,在黄山坑铺转向西15华里接潮州东驿路黄竹洋铺交接;二是由县总铺南行,依次至岭前铺、汤溪铺、东洋铺、荔枝林铺、汉塘铺、黄田铺、樟溪铺、乌溪铺、黄山坑铺、径口铺、转东至外浮山铺、林姜铺、西接澄海铺递北路樟林铺;三是县前总铺依上路径至林姜铺、鹤袖铺,转东15华里至黄冈铺、竹林铺、分水铺接福建省诏安县瓷窖铺。时全县有驿道3条,全部经过浮山地域(东洋铺、荔枝林铺、汉塘铺、黄田铺);浮山埠处于东洋及荔林中间地带,由此可见区域优势的明显。
经过浮山还有一条重要古道,潘段村(新圩镇)——荔林村(狐狸岭)——石壁村——东洋村(在此分一条通往何厝村、麻寮村至三饶县城)——老虎关(东山镇)——福建省诏安县。
在现在的红旗村旁有蜽蜞溪(大坡溪),溪上有一条石桥,叫蜽蜞桥。是连接浮山镇狐狸岭与新圩镇老鼠岭的通道,清光绪四年(1878)重建。桥长15米,宽1.7米,高3.5米,石砌4墩3孔。在石壁村也有一条石桥,叫赖厝桥。长约8米,宽约1.5米,在桥面上的一侧有石刻碑字“明正德十一年劝缘施主赖光刘聦业造”,可知是明正德年间所建。这两条桥都是处在同一条古道必经之处,是早时从黄冈通往县城(三饶)的古道之一,经过这里也可通往福建。
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浮山区物资交流会总结》中写道:“浮山圩处于饶平中部,是饶平最大圩集,人口含第四五区共55271人,是闽粤六个镇诏安、平和、大埔、潮安、澄海、揭阳及本县各区也多来这里赶圩集,与这里有紧密关系的人口约80000之多。”
将上圩时间约定俗成下来叫圩日。一般地以每月的“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为上圩日,这些不同时间上圩日的互相错开,主要在于毗邻的圩埠,这使一些商贩和小手工艺人能够今天走甲圩、明天走乙圩、后天走丙圩,以此增加营业额,特别对于那些专门从事物流商业经营的人来说,能保证他们几乎每天都有生意可做。以浮山周边乡镇来说,茂芝的圩日为“二、五、八”,樟溪的圩日为“一、四、七”,浮山是“三、六、九”。浮山圩于明末清初就已形成规模较大的圩埠,但其三、六、九为上圩日,则是到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才固定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浮山的圩日仍为阴历的三、六、九,后才改为阳历的三、六、九。但圩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段时期里,当地政府就有对圩日的时间进行较大的调整,改为每月的一、六为上圩日,相当于将每月上圩日期缩小了三分之一。这个一、六也是用阴历的,直至1966年9月才更改为阳历。浮山人民公社管委会1966年9月为此专门下发了《关于浮山市场旧历圩期改用阳历圩期的通知》:“……经公社党委研究决定将原圩期‘旧历一、六’改为‘阳历一、六’,从九月十六日起执行新用圩期,希各地广大社员群众按新定圩期上市交易。”但这个实行的时间不长,不久,又回到原来的三、六、九上圩日期。
浮山圩老铺
圩埠特色
浮山圩主要物品是日用百货、农副产品、竹木制品、耕牛、猪苗、三鸟、水果、土特产……几乎应有尽有。《饶平县志》载:“商贾运出的货物有稻谷、番薯、红糖、黄麻、青果、猪崽、柴炭、竹货和土药材等;运入的有仁粒、大豆、洋油、棉纱、布匹、凉果、海味和食盐等。商业相当繁荣。”但在最早之时,是以耕牛交易为市的。《潮州府志》载:“浮山圩其地宽广,为牛市,四方毕集于三、六、九日圩。”可知,浮山圩最早的形成是以耕牛交易为主的。后来由于其他商品交易种类增多,而牛市占地面积又大,所以在康熙十二年(1673),迁徙到离浮山约7公里的灯塔村,这造就了一个专门以耕牛交易为主的远近闻名的“灯塔牛仔圩”。《饶平县志》载:“康熙年间,清政府晓谕各地民众开荒,十年免开征税”。民众遵谕开荒种植,并大量养殖耕牛,代替劳役,随之产生耕牛交换、交易事务,逐渐发展成为耕牛贸易市场。
灯塔牛圩逢农历二、五、八为市。辉煌时期的最好交易量为每圩交易约500头。历史上最好的养殖年份,仅溪门(即五联、灯塔、汉塘、岭湾、军埔、麻湖、下塔7个村,人口约1万人)就养殖有2000多头。这里,曾多次举办过有相当规模的耕牛交易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转变,古牛圩经历了作为生产力交换标志的“耕牛”交易和作为“菜篮子”工程的“肉牛”交易之后,在2000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灯塔牛圩绵延320多年,与浮山圩互相辉映,一个相隔几公里之遥的区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形成两大相当规模的圩市,在早时也是独一无二的。
浮山圩的不断发展,不仅使浮山人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也造就了浮山人心灵手巧。这体现在手工工艺上,特别是各种“行当”如:打铁、点白铁、补鼎、补锅、修钟表、修雨伞、补鞋、箍桶、订秤、磨刀、剃头、扎灯笼、挽面等等,尤以打铁为最。在农耕时代,是以铁器农具为主的生产工具。“打铁”是人们对打铁匠的称呼,一般由两人组成,然后,师傅握小锤,负责对打造的铁件放在铁砧上翻来覆去进行造型,徒弟则抡起大锤对其进行锤打。打出的铁器主要为锄头、梨、耙、铁钳、菜刀……生活中大部分用铁制成的器件都可以通过打铁造出来。浮山后来组成了“打铁寮”,后来叫“打铁社”,集体时代在此基础上成立“浮山铁器社”。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那一块牌子仍挂在大门口。
在1957年的一份《浮山乡整顿自由市场试点工作情况报告》中记录了当时圩埠经营一些情况:重点物资为木炭、竹、土药、猪苗。经营的行业有贩运商15家、竹木器20家、陶器9家、猪苗20家、小百货3家、种籽4家、青果39家、青菜12家、副食19家、凉水草粿31家。这其中不包括外地商贩及经营木炭。这还是在整顿自由市场之中的商贩情况,实际情况应该不只有这么多,因为流动摊点没有计算在内。
从这一份记录看,猪苗和竹木器经营各有20家,占量不少。
这里的农民历来把养母猪育仔猪做为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上世纪70年代初猪仔市场重建之后,每到圩期上市的仔猪多达1200多头,最少也有三四百头。这里的仔猪体肥身壮,既是养肉猪的好苗,又是烤乳猪的佳品。1989年中旬,广州芳村兴隆乳猪购销站到这里设点收购乳猪,5个多月时间便收购了合格乳猪5000多头,成交额20多万元。猪仔市场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自家母猪仔猪生多了(如果母猪有10个乳头,则最多只能育10只仔猪)可以拿去市场交易卖给其他生不够仔猪的母猪主人家,一举两得。
在竹器市场上有用竹制成的竹椅、竹梯、竹笼、竹扫、竹篮、竹筐、竹箩、竹筛、竹笠……,品种多样,规格各异。高峰期时候,每月9个圩期上市的竹器有3万件左右,吸引着各地竹器运销户到此买卖。
明末,圩埠已建有“霞光”和“集成”两座圆形土楼寨,清乾隆年间又新建“源泽”“保定”两座圆形土楼寨,四座土楼位于圩埠之东南西北,形成集市。清末至民国初期,圩埠已辟有大街、德利街、娘宫街(南北向)及横街(东西向)等四条商业街,街道总长300米,面积900平方米,有店铺170余间,摊点400多个,集市商贸活跃,圩期贸易均在广阔的露天旷场,设施简陋。最早形成的商业街,各有特色。如:德利街主要是从事纸业的生意,有古装纸、老爷纸、纸银纸等;米街顾名思义,主要是从事大米、粮油的生意;森和街主要从事中药材的买卖;大街相对较长,经营商品也就多了,有日用百货、有客栈、有布匹,有铁器具,还有轿铺等。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已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商品专业街雏形。
新中国成立后,圩镇建设逐年扩建,市政设施有所改善,但建设步伐不快,规模不大,圩期集市仍大多在露天旷场贸易,摊点杂乱,拥挤。到1994年,政府重新择地建设一个综合性新市场,市场占地面积18.8亩。再加上中兴路、埠中路、浮东路等商业街的崛起,浮山圩埠的繁荣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浮山古圩街
圩埠饮食
浮山圩以三、六、九为上圩集市时间。每逢圩日,四面八方的人流集中于这里,在窄小的街巷之中行走,在各个摊位之中穿梭,真的是摩肩接踵。成群结队的人集中在同一天上圩赴市,自然吃饭成了一个主要问题。稍近的,有从家里打饭包的,即是将米饭和咸菜包在陶器中,有的甚至包在洗净的布条里,到中午的时候打开来吃,所以叫“饭包”。但更多的人是到圩中食“锅税”。居住在圩埠的人十分聪明,他们准备了炊具,这套炊具主要是:一个风炉仔(三脚虎),一个砂锅,若干碗筷匙,根据来人的多少决定风炉仔砂锅的大小,每出租一位收0.1元,后来0.15元、0.2元角到1元不等……这就是“锅税”。如果需要柴草的还要多收0.05至0.1元燃料费。饭菜煮好之后,条件好一点的有一只小桌子,更多的是大地当桌席地而坐,然后大口地吃饭大口地吃菜大口地喝汤,大庭广众之中旁若无人……
在上世纪80年代前,乡村干部到公社开会的也要食锅税,这个可能就鲜为人知了。那时公社社址在现在浮山派出所后面,是瓦房,主楼是一间两层楼的大房子,上层是木板层的可以开会的会议室。公社的食堂较小,更主要是财政紧张,所以没有办法供应来自于乡村来开会的人员膳食。那时来开会的人员远没有现在的汽车摩托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是一个连一只自行车都值得炫耀的年代,大多数人是靠走路来开会的,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办法回到自己的家吃午饭。所以,来公社开会的各村人员都必须自带大米到圩埠中找相识的人家食锅税,这个锅锐相对都是固定的,当然这个锅锐已不是那个三脚虎的风炉仔,而是土灶大鼎。
一般的,带来的米都会比实际吃饭量多一点,因为在别人家里,毕竟不能只顾自己吃,有一些剩饭什么的都是送给主人,这种情况下,他们收锅锐可能便宜一点,而相互之间的关系也较为融洽。当然,在这户人家食锅税,主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淘米水和泔水也归于主人家,这些无疑是猪的好饲料。也有一些村自己带米油菜,到公社相关单位的伙房自己“煮食”。如当时麻湖村就借公社鱼苗场煮食。鱼苗场是属于那个时候较好的社办企业,培育的鱼苗除了供应浮山区域之外,还能供应周边乡村的需要。鱼苗场也有饲养猪,他们当然也需要泔水。1978年我们到镇上参加中考时,午饭也是各自带米在鱼苗场煮食的,那时想不通为什么要到鱼苗场煮食而不到圩埠的食堂吃,后来才知道。主要是当时物质不充裕,而且公共食堂的米饭、粿面等都需粮票,一般人哪里有粮票呢?
圩埠中建起市亭已不知最早是什么时候,但在民国时就已有了,十分简单的人字型建设,是四面开放的屋顶盖瓦片的。市亭下分成多个摊点位置,记忆中的市亭已有小摊贩的饮食,是专门卖鱼粥的,而且号称“十八味”。哪来18味呢?鱼(鳙鱼、鳞鱼、草鱼等)、姜(生姜、南姜)、葱、蒜、芫荽、芹菜、辣椒、豆汁、沙茶、味精、盐、鱼露、茼蒿、米等,就这么十八味出名整个圩埠。一口大鼎,一个大风炉,摆上两只四方桌子,四周用长板凳。来吃鱼粥的人不是坐着吃,也不是站着吃,而是蹲在长板凳上吃。如果人太多了,那只好站着吃。大鼎鱼粥的粥烟氤氲着那些吃鱼粥的人,还有一些在看别人吃鱼粥的小孩,那时,生活甚为艰苦,能够吃上鱼粥的人也是被人羡慕的对象。鱼粥不贵,原先0.1元,到了我在镇上中学读书时已是每碗0.2元,那个时候,0.2元也是大钱。记得,在整整两年读书时间,我才在这里吃过两次鱼粥,每次一碗。
- 2023-01-15心怀故土情 妙笔绘乡愁——新加坡华裔画家刘培和的《韩江渡口》的画里画外
- 2023-01-15“大街”往事
- 2022-09-11乡里孝友流泽远 父子科甲搢绅夸——科甲济美坊谈片
- 2022-05-08跌宕的人生 奇崛的艺术——李开麟其人其画
- 2022-04-10一辈子画一棵树——杜应强和他的国画《根深叶茂 韩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