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八角楼
发布日期 : 2024-07-13 09:08:26 文章来源 : 潮州+ 潮州日报客户端

□  陈放


旅游观宅,寄畅有因。八角楼,我以为是潮州市古民居建筑中之殊例,可说道之处多矣。

在铁铺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牛牯岭之南,一座寨围呈八边形的古楼寨,坐北向南,耸然峻立。据当地族谱载: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笔山秋溪陈氏五房裔孙陈介仁由左近之石板村分房迁入,建村定居。村中耆老称,此楼寨约建于嘉庆年间,村以楼名,称八角楼村。聚落呈带状分布,多为砖木结构平房。村寨周围,平畴连片,沟渠潺湲,古树苍翳。有道是“依山、环水、面屏”,若非当年无名建筑师之匠心独运,何能臻于此境?


若谓中华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尊并存。民间传说中,多有“林鉴丞与潮州风水”,“堪舆大师虱母仙”一类故事。可见道家观念之广植人心。自《周易》演画八卦,社会生活多受其影响。军事上的八阵图,武术上的八段锦,神仙有八仙,风景凑八景。就建筑领域而言:本乎八卦原理而建村的,有安徽呈坎八卦村,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以八卦图形造宅的,有福建永定土楼,饶平道韵楼,等等。若问:眼前这座有300遐龄的“祖爷爷”级八角楼寨,峨峨高矗,又有何杳杳玄机呢?


从外观上看,其四围外墙迢递依接,一概覆以船形厝顶。因中间多有残破,故八角全形尚阙。有网民借助电脑软件,复原之前楼寨的全景图。噢,从空中俯瞰,平面图,并非几何学上的正八边形,而是一个正方形被截掉了四个角,南北东西横竖四大边均长约50米,缀连边角的四条小斜边各长20米,是变异款的八角形,更见其灵气,富于参差美感。大匠到底是大匠,绝不囿以常格,这样信手将八卦图变通一下,法存其中,遂成妙构,活似园林的窗框。你瞧,绕“窗框”一周,全是夯筑围墙,墙内密匝匝地盖了一整圈两层楼房。左右两条侧巷(相当于潮式“四点金”建筑的“从厝巷”),拱卫着中间作为公厅的一座两进建筑。主从分明,宅心和合。


宏观言毕,再说微观。


从门口埕进入,但见拱券大门坐南向北,石门框两侧各凿一排圆孔,若插上七根硬木杠,栅栏便密封妥妥,最后闭门上闩,就如旧时小说所言:“竟如铁桶一般紧密,水泼不进”,可谓一夫当门,万夫莫开。任你盗贼兵匪,其奈我何?大门内的头进厅,四壁镶嵌着若干楼寨翻修记事录及光绪年间寨规的碑刻。厅上之二层阁楼,近年已然重修,杉楹密排,楼板一新。


过天井,为二进厅,是全寨村民议事的公厅。坐北向南,正是中国的古建制式,显示了尊卑有别的儒家宗族观念。悠悠万事,孝悌为大焉。


南北二厅中间,以采光、通风的天井过渡,就像协奏曲中的一段慢板,让人减少逼仄感。东西两向,各有门洞一个,信步迈将进去,便可见“侧巷”外缘处建的一廊两层砖木楼,古昔最牛逼时,整围共拥有27套房间,现今“掉牙豁齿”,墙残屋阙。游客历览之后,不由得喟叹:寨小乾坤大,情多日月迟矣。


或问:这座楼寨,与土楼,围寨等一众民居,为何似曾相识,却又不尽相同?


以我之粗浅理解,围寨、楼寨和土楼,是一父一母所生的哥儿仨。形貌同中有异,自有其后天因缘。


同,同在文化血统,皆是源于汉武帝时建于北疆的坞壁。坞壁由围墙构成,较城、障为小,是抵御匈奴的工事。其后朝代更迭,北地豪强营建自己的庄院时,也多采用城堡式坞壁建筑,四周围以高墙,在门楼、角楼等处凿上瞭望孔或射孔。须知道,潮人和客家人都声称是汉末魏晋大乱时迁离中原的。南迁之后,为安全自卫计,遂沿用祖法,深挖壕、高筑寨、竖望楼、拥私兵,改良“坞壁”而聚居,再现汉晋时代“一宗将万室,烟火相接,比屋而居”的盛况。


异,说的是“坞壁”传到粤东后,因应当地水土,“一花开三叶”。潮人较早到达粤东,占据了沿海平原地带,便建造面积偏大的“围寨”;客家人明代以后才大规模迁入粤东山区,只能向空中“拔节”发展,建造面积偏小而楼层较多的“土楼”。至于落户半山区的居民,筑造折中形式的“楼寨”,诚为最佳之选择。

 

我想,这就是八角楼建筑的前世今生吧。


古者今之本源,今者古之流变。若以现代居民小区比照八角楼寨,也可发现不少有趣细节:


一是东西侧巷北端,原有两口水井,至今井水清澈。试想,古时若逢兵燹匪乱,居者困于寨内,有粮有水,心中自然不慌。东井井沿为八角形,西井井沿为圆形,寓意古代天圆地方的神秘观念。小节处理灵活变化,美感够酷够炫。


二是中间的两进建筑和天井,为居者议事、穿行、纳凉、休息的天地。家人够“和弦”,邻里有“胶黏”,话稻薯收成,理红白喜事。地方通朗,无阻世情。


三是原全寨所建一整圈的诸多套间,设置人性化,每套由外而内,为厨房、客厅、卧室,依次递进。除了未设卫生间之外,颇似于当今商品房单元套间之格局。


或问:八角楼寨过于素朴土气,有你说的那般好么?


浅陋如我者,不懂建筑理论,但直觉上也晓得,单纯叠盒子式的“千城一面,千宅一格”,钝感满满,根本美不起来。我去过梅州,彼处已有仿土楼形式建造的大宾馆;听说,上海采用本地原有的“石库门”格局营建别墅区。便想起,国际建筑学界权威的“普立兹克”奖,它的奖牌是铜做的,凸显朴实无华的寓意。其背面还凸印了三个英文字:“Firmness,Commodity,Delight”,即 “坚固、实用和美好”,是该大奖推崇的建筑哲学。再看眼前的八角楼寨,分明演绎了古代潮人族群的生活时尚,体现了彼时宜居宜稼的人情物理,安知它不能为当今建筑师所借鉴,旧锦别裁,设计出更棒的华常杰构来?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在走出古寨之时,我瞥见墙外竖一石碑:“八角楼寨,县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同行文友说,楼寨老了,是应保护,但不容易啊。说话间,我们往寨东高坡处遛达,但见十几棵古芒果树,铜干铁枝,茂密葳蕤。导游介绍,这些树已近五百高龄。一阵风吹过,古树簌簌作响,似乎欲与人语,却又淡然无言……


编辑 | 翁纯

审核 | 詹树鸿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