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潮州美食|潮州“油堆”香又甜
发布日期 : 2024-11-06 13:03:42 文章来源 : 潮州+ 潮州日报客户端

□ 黄镇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打自1981年从金山中学毕业离开潮州出外求学至今,不觉已经四十几秋。


都说老年人“近事记不住、往事忘不了”,此言一点也不虚。无论走过多少路,谁不说俺家乡好?当从潮州日报看到“我与潮州美食”字眼,不禁浮想联翩、垂涎三尺,思绪一下就穿越到了少年时期。


作为出生于60后的农家子弟,我与众多的同龄人一样,是“吃番薯、配咸菜”长大的一代。也正是由于少时生活艰苦,对一年到头都难得吃上几回的稀有美食,尤其回味无穷、没齿难忘。所以尽管长年在外,对日益浩瀚、不断升级的潮州美食世界一知半解,压根就无意班门弄斧,却难以遏制住心头对家乡美食的怀念与渴望。


凭心而论,父母虽穷,尊老爱幼,丝毫没有刻薄奶奶和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每当“上市”买来“物食”、时年八节家中做了“好食物件”,首先孝敬奶奶、分给子女。而双亲自己往往最后动手,有时因为手头羞涩买得太少、做的不多,他们丁点也舍不得尝,全都让给老人和小孩,自己连“好物件”到底是啥滋味根本就不知道。回想到这,不免泪目。


要说小时候喜欢吃的美食,还真不少。鹅粥、鱼粥、猪肉包,红粿、甜粿、鼠壳粿,芋泥、蚝烙、老嫲糕……可惜通常只有逢年过节或者父亲打工回来时才能过上嘴瘾。


而最令我心心念念、情有独钟的,是咱潮州独有、远近闻名的“浮油堆”。浮油堆又名油粿,其形状、工艺与广佛一带的“煎堆”相类似,是潮州民间中秋“拜月娘”的必备节礼、亲戚串门的基本手信。讲功用,类似城里的月饼;而论“香头”,则起码甩开月饼八条街。


油堆与柚子、书册糕并称“潮州中秋三件宝”。如果哪个家庭无能为或主妇笨拙懒惰,过中秋只是买了另两样,没浮标志性的美食——油堆,奴仔伙肯定“话话叫”“嗷嗷参”,因为其他东西再多再好,诱惑力根本就不及油堆的零头。


油堆通常由各家各户根据自己的口味和条件自包、自炸。记得每年中秋的前几天,母亲早早就备好了糯米粉、猪油、核桃、花生、芝麻、白糖、柑皮、卜乒乓、冬瓜册等配料。到了中秋前一天,支起油锅,召来大小老后生齐上阵,有人看火,有人揉粉,有人碾皮,有人包馅,有人负责下锅、翻身、停油、捞起,厅里和厨房欢声笑语、粿香四溢。


每当这个时候,最高兴的要数“奴仔弟”们了。我们一边进入工序做点力所能及活计,一边流着口水、望眼欲穿焦急地等着油堆出锅。当油堆出锅稍为放凉,我们就争先恐后地抓起往嘴里塞。谁知刚离锅不久的油堆表皮凉、馅还烫,我们被烫到嘴唇喉咙、痛得眼泪都出来了可就是不承认、更不肯吐出来,个个忍烫把嘴里面香喷喷的油堆消灭光。现在想来,不能怪我们太好吃,只因我家浮的油堆实在“过到力”。整整一年没见她,说不想、不馋谁信呢?


油堆作为中秋标志、潮州一绝,较之全国千篇一律、潮州称为“龙凤”的月饼更香、更甜、更适口。就是类似的广佛“煎堆”也是形虽像、神差远,只能望其项背。秘诀主要在于猪油的妙用。为了保持潮州油堆的神秘、保护潮州美食的品牌,恕在下不能赘述。


今日潮州,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各类美食不再是年节专利,一切应有尽有。海内外各界朋友想要品尝什么,尽管过来就是。美食之都、游客乐园——潮州欢迎您!


编辑 | 翁纯

审核 | 詹树鸿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