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气渐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泡温泉。在寒冷的季节里,泡温泉是最受欢迎的休闲活动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新陈代谢和美容养颜。温暖的泉水、氤氲的水汽、舒缓的水流,这一切似乎都与“中暑”这个词无缘,然而你不知道的是,温泉的热情也可能变得过于炽热,泡温泉也可能泡出热射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暑。
资料图片。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人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失调,导致一系列器官和机体损伤,从而形成严重的热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热射病可能导致器官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
温泉的温度通常比人体正常体温要高,一般在37℃至42℃之间。人体有复杂的体温调节系统,可以通过皮肤、汗腺和血管来维持体温的稳定。当我们置身于温泉中,水温高于体温,身体会通过血管扩张来增加热量的散发,以保持体温的平衡。在温泉中,虽然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吸收和储存更多的热量,但同时也意味着人体会持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泡温泉的时间过长,或者温泉水温过高,人体散热机制可能无法跟上热量的积聚,导致体温升高,最终引发热射病。
泡温泉时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
请注意,如果在泡温泉时遇到以下表现,那是身体给我们发出严厉警告:
1.体温升高:出现体温异常升高,达到40℃或更高;
2.皮肤改变:出现皮肤发红,可能伴随出现皮肤干燥、无汗;
3.呼吸急促:出现呼吸速度加快,超过20次/分,吸气吐气量小;
4.心率加快:出现心跳加速,心率大于100次/分,脉搏微弱;
5.胃肠道症状:出现恶心、呕吐;
6.肌肉痉挛或无力:出现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自觉抽动;
7.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头痛、烦躁不安、嗜睡、意识模糊、癫痫,甚至昏迷等。
泡温泉的注意事项
温泉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我们在享受温泉的同时也应该谨慎对待。下面提供几点建议。
1.控制时间:泡温泉的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每次控制在15至20分钟,然后应离开休息一段时间再泡。
2.监测体温:泡温泉前后监测体温,如果体温过高,应立即离开温泉。
3.避免高温:避免进入水温过高的温泉池,对于健康人而言,37.8℃以下的水温比较安全,超过40℃的水温可能引起危险,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在泡温泉时,也应注意自己所坐的位置,避免离热源或温泉出水口过近,以免烫伤,同时避免将上胸部、双上肢、头浸泡在温泉里,以免出现溺水现象。
4.适当补水:泡温泉时会加速体内水分的蒸发,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少量饮食,避免饮酒,以免出现脱水、低血糖等。
5.泡后保暖:温泉泡完后建议用热水洗澡,避免用凉水冲澡。
6.注意身体状况:如果感到不适,如头晕、恶心、体温过热或其他不适,应立即离开温泉并寻求医疗帮助。
温泉,是大自然的馈赠,它能治愈我们的身体,带来欢乐的享受,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让我们正确安全地享受温泉,逃出温泉的“热陷阱”。
作者简介:
刘雅洁,潮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2009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现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临床技能培训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叙事医学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潮州市重症医疗救治联盟和重症医学治疗控制中心委员。擅长多种生命支持技术,在休克、多发创伤、重症感染、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中毒、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潮州市人民医院 刘雅洁
编辑|蔡杨
审核|梁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