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边摭拾丨曾楚楠:明清潮州社事考略(续)
发布日期 : 2025-02-25 15:50:46 文章来源 : 潮湃新闻客户端

明清潮州社事考略(续)

□ 曾楚楠

大概在二十多年前,我写过《明清潮州社事考略》(当年发表在《潮学研究》上)。其中的结语部分说:“康熙以后,潮州社事已成强弩之末,以至渐次式微。”“清代末年,随着新思潮的涌现,潮州社事重新兴起(事例从略)。”近读《潮州诗萃·郑重晖条》,发现乾隆五十八年间,潮州已有诗社之设,因以“续篇”形式予于补足。

光绪《海阳县志·列传九·郑重晖》载:

郑重晖,字平阶(原注:初名昌时。)幼聪敏,读书过目成诵。弱冠补博士员食廪饩,有声。太守黄安涛以“疏治韩江水道”下问,重晖献策,具图说进。太守深器重之,延为东隅义塾掌教。时地方多故,巡抚祁临潮。重晖进“权宜时务万言策”,巡抚奇其才,辟充幕府。以明经终。所著有《说隅》《开方考》《韩江闻见录》《岂闲居吟稿》行世。

《吟稿》中有《百怀人诗》,其首篇系《杨中翰敏亭前辈(捷,本邑人)》,文如下:

十八年前久识君,吟笺赠我袖中云(己酉[乾隆五十四年;1789],有赠答之章)。凤池今得飞鸣句,来倡鸡坛领鹤群(近拟结社)。

据光绪《海阳县去·选举表》载:杨捷系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1786)举人、嘉庆六年辛酉科(1801)二甲进士,授内阁中书(故诗题称“中翰”,文称“凤池”)。此诗作于嘉庆十二年,因此诗文称“十八年前久识君”(即在中举人后三年,中进士后六年)。注语“近拟结社”太含糊了,其时杨捷正在北京,未知是缔结京师诗社,抑结故里诗社乎?存疑参半。

《百怀人》诗第三首为《杨学博芸皋社长(仲宣,大埔人)》。[清代州学教官称学正、县学教官称教谕,俗称学博。潮州是府之编制,府学教官称教授。故“杨学博”只能是海阳县学教谕。]诗文曰:“春风领袖筑吟坛,共翙城东凤沼翰(癸丑结社于凤凰台)。此日传经琼海上(司锋归自琼海),会收奇气作文澜。”此诗可供讨论之处有四点:

1.先对生僻字词作解释。翙Huì,潮音读[尉]。鸟飞声;亦指鸟飞。《诗·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凤沼翰:凤凰台建于“沙洲岛”上,四面环水,与沼泽差不多。翰,指翰林院(对县学的尊称)。

2.癸丑:乾隆五十八年(1793)。注语言“癸丑结社于凤凰台”,知诗社成立于乾隆末期。

3.杨芸皋是海阳县教谕(现今相当于潮安教育局长、由局长出面兼任诗社社长,顺理成章,尽管他是大埔人)。其时他从海南琼海县刚调任(海南岛清代、民国一直属广东省管辖),故结句说“会收奇气作文澜”。惜诗社其名为何?郑诗惜墨如金,未尝点明。

4.光绪《海阳县志·职官表》、民国《潮州志·职官志》[乾隆朝海阳县教谕、训导]条均截止于乾隆五十七年,隔年阙载,应据郑昌时诗补足。

《百怀人》诗第20首为《陈明经梧峰(凤章,本邑人)》,文如下:“倾盖枫溪松盖前(斋舍有松,常此聚谈),凤台入社又翩翩。知心海内能多少,与子论交十九年。”(诗题“明经”原是唐代科考科目名,与“进士”同等。清代作为“贡生”之尊称。光绪《海阳县志·选举表》[贡生]条阙载,应依郑诗补足“陈梧峰”一名)。首句表明陈贡生是枫溪人,庭院栽有松树如盖,经常与客人聚谈。次句言“癸丑年加入凤凰台诗社”。末句说与十九年前的郑昌时从老友成为社友。此诗明白如话,无甚滞涩费解之处。

《百怀人》诗第23首《王明经俊成(秉均,本邑人)》,文曰:“城南十里到英塘,结社招辉麈尾郎。雅量照人无芥蒂(《韩江闻见录》作“滞”,当以辑本为是),鸡坛铁树倚琳琅。”此诗首句声明“王贡生俊成”是英塘人。二句表示参加“癸丑结社于凤凰台”之诗社,而且成为中坚分子,经常“呾头句话”(麈尾郎: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挥尘的人。因古代传说鹿迁徙时,以前面麈之尾为方向标志[麈,亦名驼鹿,俗称四不像]。故名流雅器在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暗指领军人物。)末句用典。鸡坛:指交友拜盟之典。清·吴伟业《诗》吴翌凤[注]引《北户录》:“越人每相交,作坛,祭以白犬丹鸡。”陶牧《和朴庵见答韵》:“除却春江鸥可狎,鸡坛仍在剩诗盟。”鸡坛指诗盟。铁树:铁树开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原产热带,不常开花。《续传灯录·或庵师体禅师》:“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逮夜半书偈辞众曰:‘铁树开华(花),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掷笔云寂。”琳琅:原指美玉,借指美好的事物。晋·葛洪《抱朴子·任命》:“崇琬琰于怀抱之内,吐琳琅于毛墨之端。”此句意为:加盟诗社,成为中坚。碰到疑难问题,言辞美好。

《百怀人》诗第60首为《李明经小楼(启大,本邑人)》,文曰:“拥书高占凤凰台(壬戍之春),台外长江滚雪来。约我分闲成半日,岱林敲句共浮杯。”壬戍系嘉庆七年(1802),李明经小楼又是一个“目中无人,终日躭于吟咏”的货色,看他“拥书高占凤凰台”,强拉吟友“约我分闲成半日”,“岱林敲句共浮杯”可知。(岱林,《文选·枚乘<七发>》李善[注]:“《汉书》曰:‘趙地。钟、岱、石、北,逼近胡寇。’”晋·张华《鹪鹩赋》:“恋钟岱之林野,慕陇坻之高松。”借指吟咏之事)。

综上所述,概括如下:

1.“癸丑结社于凤凰台”。(癸丑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简短的一句话,点明了时间、地点之所在。可惜的是,诗社的名称、人数等未尝讲明。

2.诗社首任社长从《百怀人》诗第三首诗题可交待清楚,叫《杨学博芸皋社长(仲宣,大埔人)》。(清代“学正”、“教谕、训导”,俗称“学博”)杨芸皋字仲宣,籍贯大埔。其时他方由广东海南琼海县教谕调任到海阳县。以“学博”兼任诗社社长,合情合理。(光绪《海阳县志·职官表》、民国《潮州志·职官志》从乾隆五十七年至嘉庆十八年长达20年间[海阳县教谕、训导]条空缺,根本查不到杨芒皋其名。应据郑昌时《百怀人》诗补阙)。

3.其时之诗社成员从举人(《百怀人》诗称为孝廉)、进士以至贡生(称明经)、生员(称秀才、上舍);官称“中翰、太史、比部、解元(乡试第一名)、巡政、学博、山长”等;成员不限于郡城,如第20首之《陈明经梧峰》首句系“倾盖枫溪松盖前”,知陈梧峰是枫溪人。第23首之《王明经俊成》首句系“城南十里到英塘”,知王俊成应为英塘人……(据《百怀人》诗,有确凿材料依据者视为诗社成员,如陈梧峰有“凤台入社”之句;王俊成有“结社招挥麈尾郎”之句,等等)。从知社员从秀才、贡生到举人、进士,因定诗社性质为:系海阳县士人集团会盟结社的组织。

4.诗社的活动项目之一是每月初一日都点评成员作品。请看《百怀人》诗第54首,题为《余秀才香谷(芳兰,本邑人)》,诗文曰:“不将古调薄今情,吟社都悬月旦评。五字耐人欣赏处,推君话到暮云平(五字乃君作《孔子遇程生》落句)”。

上诗重点在起承二句,“不将古调薄今情,吟社都悬月旦评。”意为:社会是发展的,不以古人诗句为准,忽视了当今的生活情趣,才能点评事物,恰到好处。诗社每月初,都悬挂诗友的作品,进行评定。(这是诗社的活动形式之一。月旦评:谓品评人物或作品。典出《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唐·刘禹锡《故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幼而擢陵苕之秀,长而成清庙之器。群伦月旦,咸以第一流处之。”)

据《潮州诗萃》[清·郑重晖]条载其《百怀人》诗,中有关于乾隆末期潮州会盟结社的资料,读后喜不自胜,对“康熙以后,潮州社事已成强弩之末”的观点略有修正,因为文作为《明清潮州社事考略》之续篇。


来源|潮州日报

编辑|郭洵汐

审核|梁佳涛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