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潮安区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一大引领、三大战役、六大提升”工作部署及区委“116”工作安排,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潮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潮州市潮安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召开。

县域经济持续壮大。37项关键任务指标顺利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总收入、农业总产值等重点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4.73亿元、增长3.8%。彩塘镇、枫溪镇、凤塘镇等3个镇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枫溪镇上榜中国镇域经济发展潜力100强,凤塘镇入围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金石镇入选省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凤凰镇入选省级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东凤芡实”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03个村集体年收入超10万元,其中212个村集体年收入超50万元。城镇建设提速提效。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实施。古巷镇、凤塘镇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获省级批复。134个“微利+公益”央企共建项目实施,54个项目率先完工投用,超5.38亿元的社会资本助推镇村建设。广梅汕铁路潮安站恢复客运,省道S504江东段加快建设,S505、S232、S233三条省道实现串联互通。全区933条自然村实现“通硬化路”全覆盖,完成危桥改造4座、村道安防工程135.5公里。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凤凰茶谷等4条示范带建设扎实推进,“东大门”提升工程13个“城市门户”路段完成改造提升,13个镇完成“七个一”建设,建成美丽入口通道19个、美丽示范主街32条。完成农村“三拆”超48万平方米、“三线”整治1137.35公里。枫江水质连续三年达标,韩江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8%。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93万亩,赤凤镇入选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区自然资源局获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先进集体”。
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高铁潮汕站区配套设施实现营收增长25%,安汇产业投、信和城建投实现资产翻番。新增企业4072家,全区市场主体超14万户。“政银企”合作帮助1081家企业成功融资超12亿元,全区存贷比提升至36.3%、创近10年新高。重点领域改革亮点纷呈。沙溪沙一村、沙二村试点盘活园区低效土地307亩,划留用地等一批遗留问题妥善解决。整改违法用地883.95亩、违法建设212.57万平方米,无人机应用系统成为全省首个全域覆盖、使用场景最多的低空经济创新项目。农村“三块地”改革领跑全市,“房地一体”完成确权登记约10万宗、100%实现“应登尽登”,农村建房审批建设工作实现“零”的突破。新增集中连片土地流转面积4376.5亩、垦造水田指标1673.57亩。全区83宗农村供水工程基本实现区域统管、覆盖人口比例提升至95.64%,彩塘镇供水回收率超90%。政务服务改革卓有成效。营商环境清单完成率达100%,成功解决20宗企业602亩用地需求,减少企业用地成本4638万元,工业气价处全省低位水平。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率超94%、即办率超91%、全流程网办率达94%,零跑动事项占比超99%,全年办结涉企事项超1.6万件。
产业质效全面提升。成功入选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陶瓷产业集群上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庵埠食品基地获评“外贸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基地”、综合评估位列全省前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新增“优大强”企业2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小升规”146家、超年度任务2.18倍,“四上”企业总量突破1000家,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增至164家,三环集团上榜“广东企业500强”。总投资超77亿元的210个工业项目加速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投资超12.5亿元,188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累计关停“散乱污危”瓷泥企业116家,新增规上瓷泥企业44家。产业空间有效拓展。省级园区东山湖现代产业园41宗供而未建用地妥善解决,盘活产业用地1049亩,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3%、税收增长8.24%。大岭山产业园完成省级经济开发区调区。凤塘试点片区41亩工业用地完成供地、40亩工业用地通过“村企合作”模式顺利开发,梅林湖片区成功与万洋集团合作建设工业地产。实施“工改工”3500亩,完成土地整备1411亩、土地收储2238.09亩。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4.75亿元、增长5.4%,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9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增至200家、173家,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5.6%。累计建成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新引进博士、博士后13名,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从27个增至32个、数量稳居粤东西北各县区首位。
项目策划提质增效。新增策划生成项目94个、总投资111.37亿元,成功争取省、市重大项目年度前期工作经费860万元。新增大规模设备更新储备项目152个、总投资81.79亿元。总投资299.44亿元的55个专债项目通过国家两部委审核,争取到专项债券资金25.74亿元,规模为近十年之最。项目建设攻坚突破。省、市、区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05%、100.89%、115.34%,12个交通项目全面铺开、完成投资13.52亿元;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安揭东凤两大灌区连通等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有力、完成投资超4.2亿元;713项电力配网工程建成投用。招商引资多点开花。“招商工作二十条”有效落地,信基沙溪全球采购中心等156个项目签约落地,投资额177.33亿元、增长41.77%,签约投资额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签约项目数、投资总额、2023年项目开工率等指标位居全市首位。华界新材料、万洋众创城等重点招商项目相继实现“拿地即开工”,签约建设周期分别用时88天、70天,维美德项目28天完成洽谈到签约,连续刷新项目落地的“潮安速度”。
办展模式持续升级。“潮食会”“智能卫浴产业大会”等“家门口的展会”成功举办,达成意向订单超150亿元。第二届“潮食会”市场化专业化办展模式获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对外贸易持续攀升。全区出口总额增长17.6%、增速居全市首位,陶瓷出口总额增长22%、增速创近3年新高。“粤贸全球”、国际食品及酒店用品展、中国消费品品牌展等境内外重点展会参会企业超400家次,新设外资企业8家,总投资1.65亿美元的万实·潮汕智慧物流园项目落地潮安,实际利用外资新增543万美元。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投入3128.85万元汽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等政府消费补贴,拉动线下销售4.78亿元、线上销售231亿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56家,中华老字号、广东老字号企业分别增至2家、25家。开放合作持续深化。罗湖-潮安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正式揭牌,70项商事登记实现“跨域通办”,5家企业入驻创享岛,累计7个产品入选“圳品”、5个产品获评深圳“百强好产品”、创建“深圳农场”3个,数量均在全市领先。全年接待港澳台侨19批次1533人次,侨捐项目大吴会客厅、大吴村文化艺术馆建成开放,大吴村上榜首批“广东美丽侨村”。
文化保护有力有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顺利推进,文物保护点增至557处,“非遗”项目增至98项,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原创歌曲《凤凰飞进中国梦》入选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文旅融合有声有色。凤凰山、龙湖古寨片区入选省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古寨乡韵 多彩非遗”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新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文旅特色镇村4个,“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反响热烈,旅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7.68%、13.41%。“花间堂”精品度假酒店等文旅项目相继落地,8家单位在省级乡村酒店(民宿)评比中获2金6银的好成绩。文体惠民有温有感。高质量举办“文化潮安·多彩非遗”等各类文化活动超500场次,区图书馆、博物馆建成投用,文化供给丰富多彩,全民健身气氛高涨。
民生保障持续加力。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维持在80%以上,省、市、区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粤菜师傅”等“三项工程”培训3710人次,就业驿站服务群众超30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5531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2606人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3人次,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全区新增社保参保人数5243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升至96.5%、排名全市第一,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临时救助金约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7万人次。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庵埠中学改扩建工程等教育项目竣工投用,区级教育集团、镇级教育集团分别增至5个、8个,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3145个,全区托育机构可提供托位达5289个,提前实现“5085”目标。金石镇龙阁小学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枫溪中学获评“广东省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校”。区人民医院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入选全国示范中心,区第三人民医院竣工投用,新增国家“推荐标准”基层卫生院3家。5个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31户,建成镇级“长者饭堂”11家,枫溪镇堤头村、浮洋镇大吴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安全防线持续筑牢。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竣工验收。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纵深推进,生产安全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7.83%、22.22%,道路交通重点指标全面下降。全年刑事案件实现立案数同比下降,破案数、刑拘数同比上升的总体目标。
党建引领进一步强化。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严格执行区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区政府工作例会常态化开展,以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形式推进重点工作任务超200项。法治建设进一步深入。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1件、政协委员提案100件,办复率100%、满意率100%。创新“宗祠文化+乡贤文化+家风文化”融合解纷模式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3个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落实,坚持过紧日子,“三公”经费从严从紧控制,非急需、非刚性一般性支出压减12%,审计监督不断加强,监督体系不断健全。

2025年潮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二届九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推动潮安高质量发展,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潮安实践不断走深走实。
2025年潮安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进出口总额稳量提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稳定在2%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00人;粮食产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均完成市下达任务。
2025年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1、突出协调发展,在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上抓攻坚、见实效。
2、突出破立并举,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抓攻坚、见实效。
3、突出扩大投资,在实施“重大项目突破年”行动上抓攻坚、见实效。
4、突出全域美丽,在实施“城乡品质提升年”行动上抓攻坚、见实效。
5、突出产业倍增,在大抓工业产业上抓攻坚、见实效。
6、突出质量立区,在推动质量变革上抓攻坚、见实效。
7、突出“工商并举”,在深化开放合作上抓攻坚、见实效。
8、突出文化赋能,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上抓攻坚、见实效。
9、突出务实为民,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上抓攻坚、见实效。
10、突出善为实干,在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上抓攻坚、见实效。
发展航船已云帆高扬,强区步伐需厉行实干。潮安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坚定信心、苦干实干,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潮安实践走深走实,为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安府办 安宣
编辑|张泽慧
审核|詹树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