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酸增苦 顺应自然!芒种养生要点话你知
发布日期 : 2025-06-04 14:55:47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潮湃新闻客户端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6月5日或6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芒种的“芒” 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故有“芒种忙种”之说,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从气候特点来看,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就会又闷又热,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湿热。此时,人体容易受到湿热的影响,出现身体困倦、食欲不振、乏力等不适症状,因此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资料图片

饮食养生:增苦、食清

增苦

唐朝名医孙思邈曾说:“是月(芒种、夏至)肝脏气休,心正旺,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

芒种饮食可以增加些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莲子、生麻叶、苦刺、生菜等,能够降火消暑,补益肝肾,对人体大有补益,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食清

夏季养生离不开饮食清淡,还要多吃些蔬菜和水果,而芒种节气的最佳时令水果就是桑葚。桑葚又名桑果,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成熟的桑葚味甜汁多,酸甜适口,被称为“民间圣果”。

桑葚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的功效。桑葚甘寒养阴生津,可鲜品食用,也常与麦冬、天花粉同用。气虚者,可与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等同用。桑葚还具有免疫促进作用,能促进血红细胞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在肿瘤放化疗中作为辅助用药。

推荐食疗方:

桑葚膏

配料:桑葚5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桑葚水煎取汁,文火熬膏,加入蜂蜜拌匀饮服。

功效:补肝益肾,生津润燥。

麻叶

配料:生麻叶适量。

做法:择取嫩叶洗净,沸水加盐汆烫3分钟去除苦味,挤干水分后摊开阴干。热锅下猪油爆香蒜末,加入普宁豆酱和麻叶大火翻炒即可。

功效:清热消暑,利湿消肿。

芒种之“忙”,尤需警惕防范湿邪困脾和心火亢盛。此时节空气湿润,雨丝缠绵,人体易受湿邪侵袭,常感身重体倦、食欲不振。每日一碗祛湿佳品——薏米赤豆汤,让薏米利水渗湿之效携赤豆清心除烦之力,悄悄化解湿浊烦扰。居住之地更需保持干爽,衣物被褥常晒,莫让湿气如影随形。夏气通于心,最忌烦热躁动。茶饮中添些清心之品,如苦瓜片与白菊花同泡,那清苦微甘的滋味在舌尖漾开,便是天然宁神之药。

运动养生:适度锻炼,避免中暑

芒种时节,虽然天气炎热,但也不能完全停止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骑行,慢跑,快走,或者爬山,徒步,踢毽子,打球都是不错的运动。一次锻炼时间不必过长,稍出点汗即可,切勿大汗淋漓。运动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或吹空调,以免受到风寒侵袭,引发感冒等疾病。应先让身体自然散热,待汗水擦干后,再用温水洗澡。同时,运动后要注意休息,避免立即进食,最好间隔30分钟后再补充食物。

作息养生:顺应自然,保证睡眠

芒种时节,昼长夜短,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消耗较大,因此要注意调整作息时间,顺应自然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

早睡早起

夏季天亮得早,建议人们早起,可在5:30-6:30左右起床,这样可以让身体适应自然的变化,吸收新鲜空气,进行适当的活动。晚上则要尽量早睡,避免熬夜,最好在22:30前入睡,以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

适当午休

中午11:00-13:00是心经当令的时间,此时适当午休可以养心安神,缓解上午的疲劳。夏天日长夜短,睡眠时间相对减少,而午睡是适当的补充。午睡时间一般半小时为宜。“午睡一刻钟,夜补一小时”,既能预防“夏打盹”,还有利于养护心脏。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要注意适当午休。

情志养生:调畅情志,静心安神

中医认为,夏季与心气相通,芒种时节气候炎热,容易让人心情烦躁、焦虑不安,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要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保持平和心态

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要学会放松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绘画、冥想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避免情绪激动

夏季气温高,人体容易上火,情绪也容易激动。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生气、愤怒等不良情绪的产生。遇到问题时,要冷静思考,妥善处理,不要过于急躁。

培养兴趣爱好

培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爱好,如养花、钓鱼、书法、舞蹈等,可以让生活更加充实,转移注意力,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同时,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互动,也能增进彼此的感情,让心情更加愉悦。

芒种时节,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注重饮食、运动、作息和情志的调理,就能更好地适应夏季的气候特点,保持身体健康。


来源|潮州市中医医院 卢桢婉

编辑|李欢欢

审核|梁佳涛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