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上茶飘香
谢文龙
走进潮州市凤凰镇,但见群山巍峨,峰连峰,岭连岭,逶逶迤迤。这里少有古木参天,满眼的茶田层层叠叠,自山麓至峰顶,呈阶梯状,一年四季,茶香氤氲。
极目远眺,村落稀稀疏疏,星星点点。有的屹立峰巅,缭绕的云雾给它披上一件薄纱,宛如羞涩的少女;有的高踞山腰,阳光普照,屋宇反射出青光,村庄像是开在山野中的一朵怒放的茶花;有的静卧山麓,倒影掩映在涧水中,像极了耄耋老人打着盹儿的模样。公路在山间蜿蜒盘旋,玉带似的飘着,连缀着各个村落。
凤凰镇是名副其实“茶”的国度。这里有国家级茶树品种一个,省级茶树品种4个,村村有茶园,户户种茶树。早在一九九五年,凤凰镇荣膺首批“中国乌龙茶之乡”称号;二〇〇八年,中国茶叶学会又授予该镇“中国名茶之乡”荣誉。“愿充凤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里仙。”这是对凤凰镇茶乡的美好赞誉。
缘于茶的媒妁,我与凤凰镇便有了频繁的往来。
第一次随友人驱车来到凤凰镇乌岽村,这里的茶园都在海拔1100米以上,村民与茶园毗邻而居。民谚云:高山出云雾,云雾出好茶。凤凰镇冠名茶王的“宋茶”就原产于乌岽山李仔坪村,关于它的美妙传说不一而足:相传南宋末年,幼帝赵昺遭元兵追杀,途经乌岽山,口渴难耐,放声啼哭。此时,晴空中飞来只凤凰,将嘴上叼着的一根树枝抛至宋帝身前,随即驾云离去。宋帝赶忙拾起,摘下一叶片含于口中,顿觉满嘴生津。又见枝上生着一对并蒂果实,伸手轻轻一掰,果核弹跳落地,瞬间生根、发芽,噌噌噌枝繁叶茂。此树为后人尊称“宋种”或“宋茶”。另有传说宋帝南逃时路经乌岽山,口渴难耐。侍从们灵机一动,采下山上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成茶。宋帝饮后,既解渴又生津,于是后人广泛栽种,称此树为“宋种”或“鹪嘴茶”……美妙的传说,传递的是凤凰镇先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夙愿。至今,乌岽村村民凭借乌岽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种茶致富,提前步入小康村行列。
目前,凤凰镇冠称“宋种”的名丛有4株,每株树龄都逾四百年,它们都得到了政府的有效保护,不仅围上栅栏,规定参观时间,限定客流量,还给它们佩戴“身份证”——二维码,引导游客“云端”赏茶。
听说海拔950米高处的凤西大庵村太平寺后,有一处古茶园,不仅茶树品种多,而且都是上百年古树。凤凰山居然有这么一处“桃花源”,我与妻子随即“欣然规往”。
山路蜿蜒,汽车时而攀爬,时而俯冲,左弯右拐,行驶在漫山遍野香喷喷的绿意里。大庵村藏匿于乌岽山脉,房屋倚山而立,向下鸟瞰,烟霭中的凤溪水库犹如一块遗落山间的绿宝石,令人赏心悦目。
村口竖立一尊陆羽的石雕,面目清癯,憨态可掬。这位茶仙鼻祖凭一本《茶经》,如今受茶农顶礼膜拜,自是不遑多让。
沿太平寺墙根往上走,股股茶香沁人心脾。围墙的尽头,一行行古茶树整整齐齐,序齿排班,每行都用山石砌出道道矮墙,让人情不自禁想起大山中的条条筋骨。靠近细看,粗壮的枝干裹满厚厚的青苔,和灰白的树皮斑驳分布,这是岁月赠予古茶树的历史勋章吧。这里的每株茶树都悬挂一块白底黑字招牌,左边标注树的编号、品种、树龄及管理人姓名,右边是一个二维码。我兴奋地掏出手机,扫码,屏幕上立刻呈现出茶树品种、香型等详细介绍,一目了然。
阳光朗照,树林阴翳,我虽然脚不停步,并没有热汗涔涔,这里不仅气候宜人,每株茶树都还是一把天然的遮阳伞。为寻找那株约600年的大庵宋种,我们在林间漫游,意外遇上一群采茶女:高而阔大的古茶树,枝叶间点缀着七彩的衣衫,叽叽喳喳似鸟雀栖息在枝头。她们站在人字梯上,腰间斜挎竹篓,双手灵巧地一拽、一扯、一扔,动作轻快敏捷,和茶树一同笼罩在霞光里。我走近她们,与其中的一位攀谈。得知她们是江西赣州人,每年三、四月份来这里采茶,大约一个月后重返老家,年年如是,像迁徙的候鸟一般。望着他们甜甜的笑意,我想这辛苦的劳动必定会给她们带来丰厚的回报。经她们指点,我们终于找到了“大庵宋种”,一段坚实的竹篱笆环绕,与其它古茶树相比,显得鹤立鸡群,独树一帜。我赶紧掏出手机扫二维码,屏幕显示:树高7.21米,树幅7.5×7米,品种为黄枝香……后来听茶农黄国安讲,这株树上采制的茶叶,一斤售价近4万元。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若不是亲眼目睹那一幢幢矗立的高楼,宽阔的盘山公路,你会相信山旮旯会飞出“金凤凰”?
离开古茶园,重新回到村口的陆羽像前。一位老者走来与我们搭讪,他便是大庵村村民黄国安,谈起茶树,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园里的茶树品种都为凤凰单丛,是乌龙茶品种凤凰水仙中最好的一个系列,具有独特香味。”我仔细聆听,“这些茶树只采春茶,现在是最忙的时节,采摘下的茶叶要及时杀青,通过揉捻,烘焙等多道工序,每天忙到凌晨3、4点……”我终于明白,享誉潮汕的工夫茶背后的真“功夫”!黄国安大叔家也有一株宋种,在2024年“凤凰单丛茶王赛”茶叶评比大会中荣获“蜜兰香单丛”三等奖。后来,我翻阅《中国凤凰茶》一书,发现黄国安大叔早在1999年第四届凤凰茶叶评比中就摘得“花香型单丛”特等奖桂冠。
巍峰巀嶭晓风轻,似凤骞腾挹太清。
应候玉音谐律本,昌时灵质象阳精。
朱光映日来丹穴,彩翼乘风集紫庭。
岭海由来多鸑鷟,凌云长啸兆文明。
吟诵着明代诗人刘侨创作的《凤山云啸》一诗,我正行走在凤凰镇“棋盘生态茶园”殷虹的栈道上。生态茶园位于凤凰镇棋盘村,大质山西北麓。金黄的风铃木已凋谢,那一丛丛茶树依旧绿意盎然。站在“问茶亭”,凭栏远眺,大质山隐匿云端;俯瞰,蜿蜒的茶园小径上游人如织。我们选一条沿溪而建的栈道走向茶园的纵深处。溪流潺缓,蝶影翩跹,茶田中立着造型各异的展示牌:大乌叶、夜来香、玉兰香、姜花香……文字精致典雅,内容言简意赅。要说乌岽、大庵的茶园是悬在空中,棋盘生态茶园却给人一种遁入幽谷的静谧。
途经一座宣传牌,得知此园是政府斥资2500万打造的一个“茶文旅综合体”,面积约200亩,主打自然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茶园实施“数字化管理”:14个“智慧天眼”全天候监控茶园的光照、风速、水质等状况,茶农通过手机APP实时掌握茶叶生长情况、土壤湿度变化及病虫害动态。先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茶理念在此按下了暂停键,科技引擎在这片茶园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逸无逍遥曲径深,棋盘栈道谒清音。摛云掬翠香盈袖,一勺寒泉洗客心。望着亭中品茶、赏茶的游客,听着本地村民兜售土特产的乡音俚语,我隐隐觉察,凤凰镇,这只大山中的“金凤凰”,早已锚定新的高度,正欲展翼翱翔。

来源|潮州日报
编辑|蔡杨
审核|詹树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