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日报 权威 主流 影响力






2024-11-19

笺上墨余

□ 文/关全   图/陈焕光

○陆游有诗云:“读书有味身防老,病需书卷作良医。”的确,读书对每个年龄层次的人来说,都是一件益莫大焉的好事,它能增见识、益心智,舒缓情绪。正如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所说的:“根据我个人七八十年来的经验,一个人绝不能让自己的头脑闲置,要经常让脑筋活动着。” 对于老年人来说,读书,正是让脑筋活动着的一种“健脑体操”。

○事业与人格是成比例的,事业大了,人格不大,很容易被倒塌下来的事业压死。清末名臣曾国藩创造了经天纬地的大事业,但他能全身而退,福被子孙,其秘诀就在于每天“雷打不动”地坚持打坐一小时。

打坐,不就是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吗?此即孟夫子所谓“日省三身”的功夫,自我修正,自我加工,自我提升。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用钱买的快乐受“支付能力”的限制,即俗语所谓“市中有鱼篮中空”的尴尬况味。不用钱买的快乐,不受任何限制,像阳光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且看:甲花一笔大钱买的变形金刚,玩腻之时,还远不如玩一套七巧板或“挑绷线”来得有趣。至于花钱参加旅游团买来辛苦与拥挤的例子,在所多见。谁能说,不花钱骑自行车到一趟市郊村野,闲闲地赏赏成片的油菜花或紫云英花,就不是快乐的旅游呢?

○你以为最酸的感觉是吃醋吗?不是的,最酸溜溜的感觉是没权吃醋,根本就轮不到你吃醋,那就是最酸最酸的。

○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你是你的敌人,只有你才能打倒你;你是你的上帝,只有你才能拯救你。

○我听说一个词,叫“灰人理论”,据说这是牛津大学里的一个论述学术态度的术语。其意思是:反对刻苦。比如说,某个人在某个方面其实没有太好的天分,但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位而发奋努力,这种人就被称为“灰人”。从传统的“勤能补拙”的理念角度看来,或许有一定的效应,但是在高创造性领域,我们就不得不尊重天赋的价值了。这就是“灰人理论”存在的合理性内核。

○你也许看到过那一些已经折弯的树,它们太年轻,但却结满了果实,它是被自己的丰硕成果压断的。

夏果春结,秋现冬象。少年得志,有时反倒是“家门不幸”啊。不信,且看前些年宣传得沸沸扬扬的“神童”大学生,不就有过为数不少的负面例子吗?他们,后来成长得并不比那些非神童好啊。

○新的时代,新的用语层出不穷。使用电脑的人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在打印文稿或进行新的程序使用时,就像上个世纪的影剧院在放映中断时屏幕会出现“因走片关系,稍等”字样,电脑上也会显示出“内存不够”字样,这是一种警示意,你必须对电脑进行热启动,然后才能继续。

人也是有内存的,那便是知识、道德、修养和情操。

○笑自己幼稚,便开始告别幼稚;笑自己浅薄,便学会深刻;笑自己失策,便开始酝酿成功。学会品味自己,品味生活了,人也就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