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日报 权威 主流 影响力






2024-11-20

别让“小石头”变成“大事情”——

带你了解胆囊结石

  资料图片

胆囊结石的主要发病因素包括:油腻饮食、肥胖、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缺乏运动、不吃早餐和胆囊结石家族史等。所以怎么才能预防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少吃点油腻的、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平时多运动,别老坐着不动。这样的话,胆囊才能保持健康,远离“小结石”的困扰。

平时我们所说的藏在你身体里的“小石头”,它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让你头疼不已的大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不起眼,但可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大麻烦的小东西——胆囊结石。

首先,我们得先来了解下这个“小石头”是怎么生成的。简单通俗来说,就是胆汁里的东西不平衡了,比如胆固醇、胆盐或者钙什么的,它们聚集在一起,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慢慢就变成了结石。这个过程听起来挺漫长的,但一旦形成,那可就不是小事情了。

那么,胆囊结石都有哪些症状呢?最常见的就是肚子疼,特别是吃完油腻的东西后,发作起来简直痛得让人怀疑人生。还伴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出现黄疸、小便变黄,整个人看起来都蜡黄、黯淡无光。开始出现这些症状时,很多人会以为自己是得了“胃病”,吃了胃药就会好一阵子,其实是因为胆囊结石伴发的轻微胆囊炎大多数会自己缓解,但是它会反复发作,就表现得像反复多年的“老胃病”一样。除了“胃病”,有部分人的胆囊结石还会表现为“心脏病”或者“肩背部痛”。这其实都是和内脏神经的特点有关,因为内脏神经的定位功能比较差、不准确,只能判断个大概的位置,自体感觉很容易误判。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如果症状不严重的时候,经常会让人误认为是胃部不适,从而误判为“胃病”或者“心脏病”等。因此,很容易因为误诊、漏诊而导致治疗时机的延误,从而变成“大事情”。

另外,还有部分人在患上胆囊结石后,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症状,但是因为个人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代谢体质、胆道解剖等因素,藏在胆囊里的“小结石”却是一个定时炸弹,它随时都可能引起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急性胰腺炎、胆囊穿孔腹膜炎、肝功能损害等各种后果严重的并发症;而且胆囊结石还是发生胆囊癌的最主要风险因素,“小结石”对胆囊壁的长期反复慢性炎症刺激,容易导致胆囊癌。

小石头虽小,但也能引发大事情。那么,胆囊结石怎么预防呢?我们可以先了解下“小结石”的发病因素,预防就会变得相对简单。胆囊结石的主要发病因素包括:油腻饮食、肥胖、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缺乏运动、不吃早餐和胆囊结石家族史等。所以怎么才能预防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少吃点油腻的、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平时多运动,别老坐着不动。这样的话,胆囊才能保持健康,远离“小结石”的困扰。

当然,如果你已经不幸中招,得了胆囊结石,也别太担心。现在医学发达,常规都能用微创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关键是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别让这“小石头”变成“大事情”。所以,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自己的胆囊健康,定期常规到医疗机构体检,没发现问题那就图个安心,发现问题了就尽快处理,远离胆囊结石的困扰。

􀳊 潮州市中心医院 杨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