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日报 权威 主流 影响力






2024-11-20

浅谈透视原理的创新教学

摘要:透视原理的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描绘结构造型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困扰着学生描绘结构造型的准确性,在创新教学中借助几何形体为载体,结构素描为表现形式,通过摆设实体、直观教学、具体分析、化解疑惑,引导学生掌握透视原理,描绘形体造型。激发学生扩展空间,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思考透视原理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透视原理;几何形体活用;空间想象;创新思维

透视原理是指在‌绘画中模拟人眼观察物体时的远近、大小和角度变化,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线条的收敛和远近关系来表现物体的“前宽后窄,近大远小”的变化规律。内容抽象,学生难学、难懂。透视原理创新教学化难就易、去繁就简,详述了构建一切物体造型的方体、棱锥、球体的结构变化和透视原理的教与学互动过程。在创新领域中大胆探索新知、解决未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体对比,构建多练教学

透视图是平面图视形式,虽然教师反复讲解,但是普遍学生对透视图式理解难。怎样理解透视图,学会掌握透视原理呢?必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立体思维习惯。以摆放正方体训练为例,正方体结构简单,容易掌握,通过反复绘制基本形状,可以逐步了解正方体的六个面的结构变化,从而达到理解透视原理的效果‌。学生通过不断训练在视角空间下正方体六个面的结构变化,在不同角度画出正方体的六个面的结构不同变化,从多个角度描绘正方体结构变化,学会掌握透视原理。

在透视教学中,学生用眼睛感受单一正方体,很难捕捉到正方体的三度空间的透视原理。如何让学生简单掌握透视原理呢?在正方体后面再组合同样正方体,延长形体空间距离,让学生观察形体的深度变化,学生直观感觉形体结构深度发生变化,透视(近大远小,前宽后窄)变化较明显,通过正方体作对比,简单掌握透视原理。

二、实践中,纠正感知误区

在实践性教学中,教师讲:“根据‘前宽后窄,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在纸上画出正方体的立体造型。后面被遮盖的三个面,也要用结构线把它画出来。”接着,学生观察正方体前三个面的不同造型变化。后面被遮盖的三个面,学生凭空间想象和结构变化描绘。画完成后,学生看自己画的画面,发现正方体与桌子接触的一个面比较宽,而对应的顶面比较窄,后左边的侧面比前右边的侧面宽(视点在正方体右上方),凭直觉,学生容易对(近大远小,前宽后窄)透视原理产生误解。针对这种情况,让学生开展讨论,很快就得出结论。观察视平线下正方体结构变化,六个面的变化与学生观察角度、视点有关系。如何检验学生掌握透视原理的准确性?教师在摆放正方体的上边叠加一个同样的正方体组合在一起,学生坐在原来的位置上,观察视平线下正方体的结构变化情况,观察到靠近视平线的一面(顶面)比原来变扁平。运用同样方法,在正方体右侧面再组合一个相同正方体,学生观察、发现,右侧面变得比原来扁平(视点在正方体右上方)。实践证明,学生加深了形体结构高度变化和宽度变化的透视原理理解,走出感知误区。

三、做模型,实验解惑

四角棱锥画不准确的原因:

1.学生观察棱锥的角度大小不准确,缺乏造型能力,对侧边斜度、底边和侧边的交角画得太大或太小,导致描绘底面(前宽后窄,近大远小)的结构变化不准确。

2.学生画底面结构变化不准确,主要是画底面结构线的长短和倾斜度不准确,把四角棱锥的底面的后两条边画得太斜,使棱锥体看起来感觉不稳。

3.学生没有借助辅助线画棱锥,导致棱锥重心不稳,向一边倾斜。如何将四角棱锥结合透视原理准确地描绘呢?运用理论的讲解难以解决问题,让学生做四角棱锥的透视原理模型尝试。首先,用木条制作四个大小相同的等腰三角形(木条可以活动),接着,改变四个等腰三角形的边,变成边长短不同、形状大小不同的四个斜三角形,最后,将四个斜三角形组合在一起,变成四角棱锥,竖起四角棱锥(最小的角在上边),底面与桌面接触,凭学生直觉,可以看到一个有结构变化的四角棱锥,学生直观感受四角棱锥的侧边前长后短,底面前宽后窄的透视原理。通过做模型,促进学生空间想象,掌握透视原理,确立三维立体概念。

四、运用光影,做球体演示

在几何形体中,圆球体可以说是外型最简单而透视原理最难理解和结构变化难画准确的形体,从外观看,它只有轮廓线,学生凭直觉画轮廓是很难画成圆形球体。如何让学生掌握球体的透视原理,更好地描绘球体的轮廓和结构变化呢?根据圆球体的中心点截面是圆面形状,制作一张圆形厚纸,用一束光(与圆形厚纸、影子同一水平线)照射在圆形的厚纸面上,当圆形的纸面与墙壁平行正对着光时,投射在墙上影子的轮廓就是球体的轮廓,如果圆形的纸面倾斜与墙壁形成夹角地对着光,投影就是椭圆形状而且“前宽后窄,近大远小”的变化明显,转动圆形的厚纸,发现投影不断在改变,当圆形厚纸转动90度时,影子变成一条横线,学生领悟圆球体的轮廓线是正圆形,结构变化是前弯弧后扁平的椭圆形和一横线组合在一起的圆球体结构造型。

总之,在透视创新教学中,学生既能掌握透视原理知识、空间想象、结构变化描绘,提高动手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能力,又能激发创新思维。

饶平县黄冈镇城东初级中学 刘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