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日报 权威 主流 影响力






2024-11-30

心“新”启航,探索新质德育的有效路径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与部署,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与思想指导。肩负祖国未来和希望的青少年,更是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生力量。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新质人才起着巨大的奠基性作用。针对新形势新需求,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从班主任工作的角度探索“新质德育”新赛道。

关键词:新质德育;班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与思想指导。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明确新质生产力与创新人才培养是密切相关的。而新质德育是一种结合时代需求和教育理念的德育模式,它强调在传统德育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升,强调与时俱进的方法和内容,强调通过家校协同育人的方式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质人才。如何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新质人才,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教育对策,而班主任作为教育的主力军,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着重要职责。笔者立足班主任视角,从“心”和“新”两个角度,探索新质德育途径,赋能新质德育发展。

一、以“心”为舰,引领新质德育

(一)爱心润泽,点燃学生成长之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为人师者,应当爱满天下。”为人师者,应心中有爱,这样才能不忘初心,承担立德树人的使命。在多年的带班过程中,本人深知学生,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学生更渴望老师的爱与关注。爱心润泽,就是用“关爱”的手段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爱的滋养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逐步成为新质人才。[1]根据自己人效应,空间距离有助于拉近心理距离,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多了,容易互生好感,彼此引为自己人。一到下课的时候,我就会往班级里跑,和他们谈话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小朱同学,一个在单亲家庭中长大,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从小缺爱的男孩,行为怪异,学习不认真,成绩不理想。某天下课后,我发现他没有吃早餐,便拿了几个小面包给他,他开心极了。过了两个星期,他突然主动找我背诵,背得也很熟练。我疑惑他的转变,他说他希望得到我的表扬。没想到我微不足道的关爱,却给了他勤奋上进的力量。

(二)细心观察,捕捉教育的时机

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建立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的。班主任只有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使教育产生共鸣。首先,班主任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和学校里的表现,对学生作出初步评价,抓住教育时机。本人带班秘诀之一就是,每节课下课前,总会去看班里的监控回放,一看到打瞌睡的或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下课就会立马到班里找他们说教说教,时而苦口婆心,时而严厉批评。这招抓住了教育的时效性,效果很不错。善用网络的力量。绝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的手机,他们喜欢在网络上表达想法和情感。一条朋友圈,或者一个视频号的点赞,很可能会让你发现学生的另一面。笔者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平时在校表现良好,学习比较认真,但是成绩总不见提高,反而退步。后来无意间看到她的一条朋友圈,才知道她沉迷于用手机看小说。找到她成绩退步的主要原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抓住教育的契机,对其加强教育。

二、以“新”为帆,助推新质德育

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选取适合教育的学生,应该选取适合学生的教育。这就需要班主任能够根据时代和学生特点,在传统德育方法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新奇的德育方法。

第一,制作贴心的专属礼物。班主任在带班的过程中,通常会利用物质奖励和非物质奖励的手段,表达对学生的肯定,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当今学生的物质条件基本比较好,如何挑选一份合适又有意义的礼物,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特别的“爱”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亲手制作独一无二的贴心专属礼物,比如自制的小礼袋和小礼盒、专属的励志贴纸等。利用AI绘图技术,绘制一张班主任的卡通头像,将这张卡通头像做成班级的专属励志贴纸,并将其贴在精心挑选的棒棒糖上。

第二,发挥教师团队协同作用。对于新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班主任应努力成为具有一致价值取向的教师团队的核心力量,既能统筹班级全局,又能系统协调科任老师的教育行为,最大限度发挥教师团队的教育合力。本人常用的秘诀就是第一时间让学生了解科任老师的才学特长,美化科任老师的形象,帮助科任老师树威信。

三、协调教育,建设家校共同体

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新型德育模式,将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大育人途径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积极作用。

建立多维评价体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班主任改变以分数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从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课堂表现入手,采取老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2]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行为表现存在差异,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成长记录档案袋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素养发展水平作出全面而合理的评价。

通过家校双向互动模式,建设家校共同体。第一,家校双方积极转变传统观念,明确家校双方责任分工。第二,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沟通平台,双方互动消除交流障碍。利用家委会、微信群、电话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构建家校双向沟通互动的模式。第三,建立与完善家校共育的体系,开展多类型的家校合作。借助家长会、家长进课堂、家长分享会等形式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建设,让学生与家长一起拟定建设方案。第四,建设学习赋能的家校共同体,赋能家长提升教养能力。尝试通过家庭教育主题讲座、智慧家长读书沙龙活动提升家长的教养能力。

整合社会资源,设立德育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合作建立德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道德行为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将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形成实践、理论一体化的新质德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戴岭,赵晓伟,沈书生.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24(1):52-60.

[2]姜朝晖,金紫薇.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4,12(1):108-117.

潮州市潮安区实验学校 陈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