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日报 权威 主流 影响力






2024-12-18

多维度提升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探究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交流方式,也是个体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创造性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普遍对写作存在畏难情绪。要写好作文需要细水长流,更需要多维度策略。广泛阅读,重视积累;深入生活,学会观察;创设情境教学;进行持续写作训练;作文修改润色,多管齐下,全面提升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能力;多维度策略

一、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热爱语言文字,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提升核心素养。写作能力作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其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教学实践中,学生害怕写作、教师难以定法的问题普遍存在。本文旨在提出一套系统的作文教学策略,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抓好阅读 重视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石,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

1、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通过深入研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写作特点,并进行仿写练习,如《四季之美》的动态描写模仿。

2、激发阅读兴趣: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等资源,组织读书笔记、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积累素材:通过读书笔记、剪报、读书卡等方式,积累观点、经验、知识、语言和写作技巧,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感受生活 注意观察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细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是东拼西凑而来的,与实际生活脱节,毫无真情实感。只有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才能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

1、培养观察习惯

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写多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提高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调动各感觉器官弄清事物的特征,弄清主次,观察时还要发挥想象。比如写“艺术就在身边”,组织学生参观从熙公祠,欣赏石雕艺术作品。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融合自己的想法写出了石雕艺术的魅力。

3、利用数字媒介

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生活信息,拓宽视野,增加写作素材。

四、创设情境 激趣“造米”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情感体验的有效手段,有助于“造米”——即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灵感。

1、游戏竞赛情境

游戏能自然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词语接龙”游戏能增加学生词汇积累和锻炼思维敏捷性。游戏过后还可以让他们撰写短文,描述规则、过程及心情,既贴近生活实际,又激发写作热情。此外,“讲故事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也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2、实践活动情境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实践丰富内心。如“培育豆芽”,让学生亲手培育、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习到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还感悟了生命之奇妙,之后再完成“豆芽生长记”的作文,他们自然而然就能将观察、感悟融入文中。又如开展“学雷锋小标兵”“保护环境”“重阳节关爱老人”等社区活动,则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社会,积累写作素材与情感体验。

3、课标结合的真实情境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创设真实情境。如《我的家乡》作文,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家乡风光,再组织“家乡一日游”,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记录,为写作积累素材。又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后,创设“我是环保小卫士”情境,思考环保行动,写下相关作文,既激发兴趣,又培养社会责任感。

4、情感激发

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如《感恩的心》作文,通过感恩主题的短片或音乐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回忆受助经历,激发感恩之情,然后进行写作,使作文真挚感人。

五、不断训练 提高能力

持续的写作训练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

1、遵循从说到写的规律

结合具体写作任务,先口语交流,后书面表达。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明确思路,再动笔写作。“说”和“写”要融合在小学各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两者应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如《我的自画像》这一习作,先让学生自我介绍,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已经明白要先说什么,再说什么,通过叙述什么内容来体现自己的特点,写起“自画像”就变得容易,并且能让人物形象变得富有个性。

2、审题立意 构思新颖

准确理解题目要求,多角度思考,避免陈词滥调。如《难忘的一课》引导学生思考何为“难忘”,《我的老师》指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描写老师形象,培养立意新颖能力。

3、注重细节 融入情感

好文章重在真情实感,重在具体,呈现细节。《背影》一文对父亲背影的细节描写,让人难以忘怀。融于情感的细节之美就是作文的亮点。

4、作文“度”的训练

包括速度、长度、精确度。限时写作能够提升速度;合理的字数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充实内容;修改语段练习能提高精确度,使作文语言流畅。

5、日记记录 培养习惯

鼓励学生写日记,记录生活点滴,锻炼观察与思维能力,积累素材与灵感。定期批改点评,指出优缺点,激发写作兴趣与动力。

综上所述,创设情境与持续训练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最重要的两大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供素材;持续训练则通过口语交流、实践、审题立意、作文“度”的训练及日记记录,全面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六、学会修改 加以润色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通过多次修改,可以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

1、多种方式评改

采用教师评改、学生自改、互评等方式,取长补短,提高作文水平。利用作文栏展示、网络平台等途径,获取更多修改意见,提升作文质量。

2、修辞润色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内涵深刻。

七、结论

通过多维度策略的实施,包括广泛阅读、深入生活观察、创设情境教学、持续写作训练以及作文修改润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体验、训练、修改等一系列流程,写出忠于自己内心的文章,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时新小学 沈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