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日报 权威 主流 影响力






2025-01-02

饶平县首批20个“美丽宗祠”修缮基本完成

为“百千万工程”赋能添动力

潮州日报讯 宗祠承载着家族的传承与记忆,是连结乡情乡谊的重要纽带,也是乡村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去年,饶平县启动“美丽宗祠”建设行动,由饶平县委统战部牵头,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将宗祠修缮与周边环境整治同步推进,不断提升乡村面貌,助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当前,首批20个“美丽宗祠”修缮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

在新圩镇田中村,修缮后的许氏宗祠焕然一新,屋顶嵌瓷精美生动,外墙的浮雕壁画和内部的彩画相互映衬,突显了宗祠的庄重和气势,也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据介绍,许氏宗祠得以修缮,是聚众心、合众力的成果,田中村共筹集资金140多万元用于重修宗祠。

新圩镇田中村党总支副书记许得光说:“村里这个许氏宗祠距今有400多年,年代久远,经过这么多年变得老化破旧,村里的老人、出门在外的人都觉得要重修宗祠。经过大家讨论决定成立重修许氏宗祠理事会,并发动捐资筹款,大家都很踊跃。宗祠的重修建成,充分展示了村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弘扬了祖辈优秀文化和宗祠传统文化,乡风乡情确实非常好。”

“众力修宗祠”的美事同样出现在其他镇村。新丰镇下葵村筹款300多万元原址重建宗祠,并复原了“二十四孝图”浮雕,让这座宗祠既保留了古老韵味,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仿佛穿越时空,重现了往昔的辉煌。

新丰镇下葵村干部张少辉说:“在修建的过程中,村民们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周边原本有30多间无人居住的破旧老房,房主听说宗祠要重修便自愿将老屋拆除,腾出空间给村民植树种花,为宗祠添美。”

变美的不只有宗祠,周边的环境也迎来了美丽蜕变。饶平县各镇村紧抓修缮契机,以宗祠为中心开展整治,辐射带动周边环境及乡风文明同步提升。

东山镇长教村干部余良生说:“我们村里这个宗祠曾经被大火烧为灰烬,经过村民集资300多万元重修后重现光彩。我们村还动员村民对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包括对池塘周边的水沟、树下的枯叶和灌溉水沟杂物、鱼塘漂浮物进行清理,使周边的环境变得更好。有空的时候老一辈都过来这里闲坐闲聊,每天都很热闹。”

宗祠是传播文明乡风的主要阵地,浮山镇东官村创新将宗祠打造成开展文化惠民服务的“主要战场”和“前沿阵地”,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传承与创新交融,让宗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浮山镇东官村党委副书记王淑敏说:“东官村曾有着‘武林之乡’之称,借助宗祠这一‘宝地’,村里举办了锣鼓培训、武术班培训,并在特定节日举办包饺子、包汤圆、游园会、电影放映等活动,每月还定期为当月生日的小朋友们举办集体生日会,通过各种活动提升孩子们对宗祠的认同感。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走进宗祠,让原本冷清的宗祠‘活’了起来,变得更有生机。”

见证繁衍生息,也映照乡村新变。如今,“美丽宗祠”不仅成为乡村新景,更变身成为启智润心、文化集散、基层治理、联系群众、文明创建的重要阵地。接下来,饶平县将总结提升首批20个“美丽宗祠”的亮点经验做法,以点带面全覆盖推进“美丽宗祠”建设,力争两年内全县396个村(社区)旧宗祠均实现美丽蝶变。同时,创新探索“宗祠+”模式,不断融入基层党建、旅游文化、文明实践等内涵,提升宗祠的活化利用成效。

(饶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