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日报 权威 主流 影响力






2025-02-08

杂谈蛇的起源及其背后文化

□ 崔道斌

祥龙摆尾辞旧岁,灵蛇含珠贺新年。当2025年的第一缕曙光穿透岁月的雾霭,乙巳蛇年的大幕徐徐拉开。

蛇,这一自然界的神秘生灵,以其独特的形态游走于历史的长河。它冰冷的鳞片与隐匿的毒液,曾在不经意间触动人类心底的恐惧之弦。然而,当我们翻开尘封的古籍,穿越时空的隧道,却惊异地发现,蛇在华夏文明的起源处,竟是被尊崇与敬畏的图腾象征。

《山海经》中那神秘的化蛇,人面豺身,鸟翼蛇行,虽带着未知的威慑,却也开启了蛇在神话世界的奇幻旅程。在岁月的演进中,蛇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寓意。三国张昭祖母的奇遇,白蛇入舟化为吉兆,子孙显贵,这古老的传说宛如一颗璀璨星辰,照亮了蛇在民俗文化中的祥瑞之路。《诗经》里“维虺维蛇,女子之祥”的吟诵,更是将蛇与生命的孕育相连,编织出温柔而神秘的生女吉梦。

回溯华夏文明的源头,蛇作为图腾文化的先驱,早于龙的身姿,在历史的画布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龙图腾中的蛇身,恰似文化传承的血脉,连接着远古与今朝。伏羲与女娲,这两位华夏民族的始祖,人首蛇身的形象承载着人类起源的神秘传说。在山东武梁祠的画像石上,他们蛇尾相交,宛如生命的螺旋,孕育着华夏民族的生生不息;马王堆汉墓帛画中,女娲居于日月之间,蛇身闪耀着神圣的光辉,那是先民对生命起源与神灵的崇高敬意,是原始信仰的灼灼华光。

文物,这历史的沉默见证者,也珍藏着蛇的神秘影像。古代陶器上蜿蜒的刻痕、青铜器上威严的铸纹、漆器木器上灵动的彩绘,蛇的形象或盘曲、或伸展、或隐匿、或张扬,无不展现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奇妙想象。这些文物宛如一扇扇通往古代世界的窗扉,让我们得以窥见蛇在古人精神世界中的尊崇地位,它们是历史的使者,诉说着蛇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站在蛇年的新起点,我们凝望着灵蛇的文化图腾,心中满是对岁月长河中智慧传承的敬畏。蛇年的到来,不仅是生肖的轮转,更是文化传承的接力。让我们在新岁的曙光中,以敬畏之心续写蛇文化的新篇章,让灵蛇的神秘与祥瑞,在现代文明的舞台上再次起舞,于传承与创新的舞步中,踏出华夏文化新的辉煌旋律,向着未来岁月,蜿蜒前行,留下一路闪耀着古老智慧光芒的文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