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岳雄
黄玉雯女士是地地道道的书匠。自从199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广州工作,她先后在中学、大学教书育人十载,2000年底偶然跨界调进花城出版社成了编书匠,一转眼,她又与文字打交道长达20多个春秋!
不久前的一天下午四时许,一场简朴而温馨的员工荣休欢送茶话会在花城出版社会议室举行:社领导、员工代表几十人围坐一起,他们为即将光荣退休的两位老同事捎来衷心祝福,在欢声笑语中畅叙工作、学习、生活、友谊……
花城出版社破天荒为这位退休老编辑特意准备了一件“荣休纪念品”—— 一帧嵌有“黄玉雯女士”的书形玻璃摆件,左边刻着“感恩有您·风雨同行”8个字,道出了单位对她的深情厚谊;右边一句“翻开人生新的一页”,涌动着大家对荣休者的殷殷寄望。
黄玉雯从美女社长张懿手中接过这份沉甸甸的特制荣休纪念品,心潮澎湃。她说有幸生活在花城社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得益于历任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责编的图书从未出现质量或政治状况,总算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退休,真是感恩不尽!
花城出版社是一座文化森林,是人才济济、名家迭出的地方。而她呢?就像一棵无人知道的凡花小草,在这座林地里默默生根、发芽、长叶、绽放。平心而论,她硬是从一个八尺讲台教书匠的出版素人熬成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端的不易。
日前,黄玉雯将其责编的部分图书样书及有关资料几大箱寄给嗜书如命的笔者“处理”,她自己却一件不留,说是既然退休了就要将过往工作记忆“翻页”,将几十年做嫁衣的印记抹平,想真正“翻开人生新的一页”。我笑纳了她的“馈赠”,打开纸箱,她责编的一百多册封设精美的花城版图书琳琅满目:长篇纪实文学《百年少帅》《南粤利剑》《海权战略》等;长篇小说《非常迷离》《风流家族》《城中村》《纽约的天空》等;影视文学《铁血莲花》《六祖传奇》等;国学图书《十分钟禅话》《十分钟周易》等;散文随笔集《大家小品》《生命中的软与硬》《一节一气总关情》《土地与青草》等;诗集《丹青情缘》《入我心怀是大山》等;论文集《书道探求》《近代都市与近代戏剧的转型研究》等;岭南文化图书《广东的前世今生》《羊城沧桑》《走进潮州沙溪》等;教辅类图书《堂上作文》、国家统编语文教材课外阅读名著导读之《唐诗三百首》《世说新语》《朝花夕拾》,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之《汤姆叔叔的小屋》《绿山墙的安妮》等;生活保健类图书《补课不如补脑》《脾胃健旺百病除》《教你不花冤枉钱》等……
粗略梳理,她为蒋子龙、李国文、肖复兴、阎连科、吕雷、邓刚、简嘉、王爰飞、郭光豹、雷铎、郭小东等等几十位著名作家的文学图书当过责任编辑,策划出版了名老中医黄业芳教授等医学大咖的济世悬壶验方,还给广大中小学生编选实用的教辅读物,这些好书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她为人低调,平素只顾埋头干活,策划选题、挖掘稿源、联系作者、编好书稿,了解读者兴趣,深入图书市场调查,对自己的工作实绩如何却从未显山露水。
出于好奇,笔者上网通过度娘“百度一下”帮忙,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欣赏了她撰写的数篇书评文章和两篇记者对她的专访,在2013年12月16日的《中国新闻出版报》专版文章《追梦的出版人——2013年部分有影响图书和它们的编辑》中看到她的身影,在2019年12月17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对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的专访报道中,始知她责编的红色图书长篇纪实文学《南粤利剑》(雷铎、曹轲、谢岳雄著)是“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精神的好书”之一。近五年来,她责编或参与责编的图书获得省部级奖项3项,完成国家级重点项目1个,其中纪实文学图书《海权战略》和大型报告文学《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及原创精品奖,《继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获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及广东省原创精品奖。参与责编的岁月不居。流逝的是时光,留下的是记载。检视黄玉雯赠送的百余册样书,让我由衷叹服她一直的敬业、努力和付出。这里不妨再罗列她鲜为人知的二三件凡人凡事:
——2005年前后,我隐蔽战线资深专家铁戈先生将他潜伏在东南亚的秘密战斗经历写成60多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尽管那些历史事件都早已解密,但当时国内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冒险”出版这部纪实作品。2010年初,书匠被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文学功底所感动。她先是建议作者向国家有关部门索要证明材料、出具权威审读意见,在删改书稿中敏感文字后,积极争取出版社领导支持出版该书。她责编的这部《潜龙:一名红色特工的海外传奇》出版后,香港凤凰卫视《冷暖人生》栏目主持人陈晓楠对作者铁戈做了访谈,节目播出后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关注。同年2月19、20日两天,《羊城晚报》各辟一整版把书中最精彩部分摘录刊载,同时发表了她撰写的《为无名英雄而歌》的评介文章。
——多年来,《羊城晚报》“花地”副刊和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合作开设了每周一期“校园达人”专版,其中《堂上作文》栏目,吸引了广大中小学生读者。书匠通过观察和市场调查,发现选编该栏目学生佳作结集出书,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大有裨益。2012年初,她策划编辑的作文教辅图书《堂上作文》(26万字)一面市,即受师生欢迎。本来发行不是文字编辑的岗位职责,但她还是动用了自己的人脉资源联系书商,为出版社扩大了图书发行渠道,使该书一个月内2次印刷,成了2012年度畅销书。
——对于具有主题出版价值但写作质量普通的书稿,书匠毫不嫌弃,总是认认真真审阅,耐心琢磨校正,或提出详尽意见让作者修改完善。如某作者写的一本传记文学作品,初稿内容凌乱不堪,如一箩筐杂蔬沙泥混杂。她竟然不厌其烦,愣是煞费苦心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动笔理顺主人公的成长脉络,调整全书篇章结构,规范语言文字表达,满稿飘“红(字)”,就连目录、章节几乎是推倒重来。有人劝她退稿让作者重新创作,她只是说了一句“时间紧迫,还是帮它加工润色到合乎出版要求吧。”该书出版后在当当网上线几天便销量可观。可曾有谁知道,一本好书的出版,凝结了书匠多少心血和默默奉献!
她发表荣休感言时平平淡淡地说:三十一载忙忙碌碌,就如同攀登白云山,经过不懈努力,而今我已从千尺嶝爬上了摩星岭,一路享受流汗的乐趣,往后我要步履轻慢,继续欣赏后山的旖旎风光……
在文学编辑的百花园里,虽不乏耀眼的铿锵玫瑰和高雅的空谷幽兰,但,像黄玉雯一样的凡花小草也是图书出版界一道芬芳悦目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