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笛琴
读书会上,一个书友对“执着”和“执念”提出质疑,书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位书友迅速打开手机,把DeepSeek对“执着”和“执念”的解释分享给书友们,答案大致是:“执着”指的是对某事物或目标非常坚定、不轻易放弃的态度,它常用于描述人们在追求理想、爱情或事业时表现出的坚持和专注;而“执念”指的是对某事物或想法过分执着,难以释怀的心态,它通常带有负面含义,表示一种固执、难以放下的情感或念头,可能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执念”强调对某事过度执着,难以放下,常带来困扰。
这样看来,“执着”比较容易理解,就像我们这一群喜欢阅读的书友们,虽然都是家庭主妇,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处理,但每个周日下午都能雷打不动地坐在这里,享受午后的阳光、享受书友分享的智慧和感悟,感受着心灵的共鸣,这也就是对“执着”的最好诠释。
我仔细听了DeepSeek给的答案和书友的分享,感觉对“执念”还没有解释清楚。记得我在习拳的过程中,太极拳师父也曾对这两个词做过讲解,于是,我把师父的讲解和自己的经历分享给书友们。
记得师父说:从字面解释,“执”就是抓住不放,“着”就是黏着,但我们习拳讲的“执着”不是手的执着,而是心的执着,所以和“执念”基本是一个意思。心的执着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状态,只是轻重不同而已。我们通常说一个人豁达、乐观、开朗,多是指这个人执念没那么重,很多事想得开,放得下;而有的人什么事都要挂在心上,往往给人感觉斤斤计较,小心眼,愁眉苦脸,郁郁寡欢,这就是执念比较重的人,这样的人容易陷在一件事中不能自拔。
而我在习拳之前,就是一个执念很重的人。在单位,同事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让我心神不宁,总想我又哪里做得不对,哪里得罪他了,让自己的心情陷在其中,久久不能平静,这种执念就像生命中的雾霾,让我停留在一件事上不能自拔,进而失去智慧,钻进这种无底黑洞,大量吞噬生命的能量。长期这种过重的执念,最终让自己免疫系统出了问题,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住了两个月,之后幸亏我遇到了我的太极拳师父,让我悬崖勒马,放下来心中的执念,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
真正心中有“执念”的人,往往不是被内心的焦虑或压力所驱使,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而是始终保持对目标的坚定信念,将所做的事情视为一种挑战,面对挑战时感到兴奋和满足。这时“执念”也作“执着”讲,是一种积极的力量,不断突破自我,在追求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乐趣与意义。
所以说,对“执着”与“执念”,要客观地去理解,生活中,我们需要用“执着”的精神,去坚守理想、追逐梦想,跨越重重艰难险阻,成就更好的自己。但也要警惕自己陷入“执念”,陷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只有明辨“执着”与“执念”,在该坚持时坚持,该放下时放下,才能在人生的航道上扬帆远航,驶向幸福的彼岸。
那位提出质疑的书友说:“我明白了,原来人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让我们时刻审视内心,以清醒的认知和豁达的心态,让‘执着’绽放光芒,让‘执念’消散如烟,书写无悔的人生篇章 。”最后,书友们不约而同地举起手中的茶杯,以茶代酒,为这场心灵的共鸣干杯。那一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浓浓的情谊,仿佛时间也在此刻静止,一切都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