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日报 权威 主流 影响力






2025-04-22

山村人家缚粽忙

□ 廖本民

众所周知,端午吃粽子是国人的食俗。而缚粽不仅体现了潮州人在饮食方面的智慧,更凝聚着潮人浓浓的乡愁。

每逢端午节前夕,妻子就缚起了栀粽、咸香肉粽,真是忙得团团转。妻子缚的粽好看又好食,乡里人还请她出谋献策,帮忙缚粽呀。

山村人家缚栀粽,就是上山砍可食用的“干亩柴”“蒲姜树”烧成“灰麸”。特选的柴草,晒干当柴火使用,烧好后在炉里把灰烬扒出来,装进布袋再淋水,滤出来的栀很好看。栀水慢慢滴出,澄清后就可泡糯米。糯米通常要泡一夜之久。第二天一早,到山上采摘竹叶,竹叶清洗后煮一下。好糯米才能做出好粽。用竹叶包裹后煮熟,口感柔软清香。包好的栀粽放入水中煮,煮的时候必须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过去的山里人家,用炉灶大鼎约煮8个小时,煮不够时间,中间是不熟的,煮不透的粽子是不能吃的,煮透了的粽子软软的,而且比较有韧性弹性。栀粽新鲜出炉退凉。剥开竹叶,一个个色泽金黄、光滑柔软的栀粽,蘸上白糖,让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过去,人们的吃法是蘸白糖,现在,也有人蘸蜂蜜,蘸炼奶加白糖粉。如磨花生米再加些芝麻和糖一起磨成粉末,蘸上粉末,吃起来也非常香。

食栀粽可以清热泻火、健脾开胃、解毒凉血;“栀粽”有助消化、预防肠胃疾病。吃栀粽也是农村人的传统习俗。

而妻子缚的咸香肉粽,是用糯米绿豆淘好后沥干水分,配以五花肉、虾仁、香菇、鱼露、白糖等拌匀,再过半小时后制作。取2片或3片粽叶接叠成倒三角锥状,先放上糯米,咸蛋黄,再放入配料,然后再盖上糯米,包好并用棉线捆扎紧。粽球全部包好后放到蒸锅里,蒸煮一个小时后,就好食啦。

粽叶飘香,家家户户缚粽忙。 一粽一叶,包裹的不仅是糯米与馅料,更是历史的芬芳与文化的绵长,浅尝一口,便穿越千年。

甜粽子或咸粽子都自有人爱。馅料准备:甜口可选红豆沙、绿豆、蜜枣;咸口推荐咸蛋黄、腌制五花肉(需提前用酱油、五香粉等腌制4小时以上)。不论甜咸,团圆是最好的馅……

糯米处理:提前浸泡4-6小时(夏季可缩短至2-3小时),吸水后更易煮熟;若制作碱水粽,需加入食用碱(每斤糯米约3-4克)拌匀。粽叶处理:洗净后焯水煮5-8分钟,软化杀菌,剪去硬梗防止破裂。

粽子造型和做法各异,在此且把自己所知与读者分享一下。

圆锥法(三角粽):取1-2片粽叶叠放,卷成圆锥状,底部需紧密闭合防漏米。填入1/3糯米,加入馅料后再覆盖糯米至8分满,轻压避免过紧。

信封法(四角粽):粽叶平铺,折起长边成信封状,填入长条形糯米和馅料。将上部粽叶向下折盖住糯米,两侧叶片向内收紧,尖端向一侧折叠,用芦苇或棉线捆扎定型。

塔形粽:十字交叉粽叶形成窝状,分层填入糯米,顶部加盖粽叶后翻折捆扎。煮熟后香气扑鼻的粽让人欲食。

牛角粽:圆锥筒旋转拉长,无米端粽叶内折后向下覆盖,收口捆紧。糯米粽柔软与香气,令人垂涎。

话说煮制:冷水下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约3小时(高压锅约1小时多),关火后焖3小时更柔软。

听风入夏,粽子飘香。关键提示:初次尝试缚粽可从简单的三角粽或四角粽开始,注意捆扎时力度适中,避免漏米或过紧影响口感喽。

烟火抚人心,共享好时光。食一口香粽,品一味人生。 山村人家缚粽忙,乡村生活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