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日报 权威 主流 影响力






2025-05-06

别样的《汉文皇后》

□ 许镇焕

中国戏曲界,一个剧目多剧种、多剧团演出是普遍现象,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剧目的广泛认可度和接受度,《汉文皇后》就是其中之一,潮剧在上世纪80年代移植演出,其内容大致如下:

汉文帝即位,册立窦姬为皇后,并找回与窦姬失散12年的弟弟窦广平。广平年幼无知,中人奸计,犯下死罪。文帝与窦后情深,在执法与徇情上犹豫不定。窦后深明大义,虽痛不欲生,但还是支持文帝严明执法,处死窦广平。

剧种也好,剧团也罢,依照同源的剧本,根据剧种或剧团的需求和特点,各自演绎各自精彩。新近,琼剧演绎此剧,塑造了属于这个剧种这个剧团这个演员的汉文皇后。

放眼窦姬的整个表演,并没有观众所期待的大动作大身段,更没有“文戏武演”的些许表演,潮剧如此,其他剧种念也相差无多,而今的表演者跻身入戏,何从入戏而为表演者的汉文皇后、剧团的汉文皇后、剧种的汉文皇后?观看演出,表演者似乎悟到并付诸表演塑造,其从细处着手,从情字出发,力求以点滴的定点瞬间表现人物,让人物生动活泼形象又可亲可爱可钦可敬可颂可扬,不得不说,这是表演者的心得,堪为窦姬表演的一大亮点。

皇后是窦姬的人生顶点,她的人生由一介平民村姑、到宫女、到王的夫人,历经岁月一路蝉变而来,再有,是前后十二年的时间跨度,窦姬也由尚未及笄的少女跨越到懿德广播的少妇。时位之移人,考验的是演员对于人物的表达。

幼失怙恃与弟弟窦广平相依为命的窦姬被召进宫,她的年幼的人生,又一次经历生离死别,所不同的是,父母的故去,留给她难以磨灭的惨痛,与弟弟的离别,给她往后的人生是牵肠挂肚的不尽思念。当窦姬即将登程而不见年幼的弟弟时,高声呼叫、百般寻找,生怕不能与弟弟别前一见,那情状,窦姬急在心里,慌在步里,乱在声里,窦姬的满怀希望见到弟弟、到失望于弟弟之不见,甚至绝望于不能与弟弟最后一见,一点一滴的变化,无不见诸表演之中。及至听到弟弟声音,她才从绝望中回过神来而于人难以捕捉到的透了一口气表达传神地表达人物石头落地般的心境。相见也即分离,甫一石头落地的窦姬又把心提上嗓子眼,面对年幼不谙世事的弟弟,她只有强颜欢笑,压抑内心不能言说或者与弟弟说也不清道也道不明的离愁别绪,与弟弟话别,为弟弟刷洗,以之作为与弟弟分别的仪式,窦姬哽咽不能自持的清泪和着米汤洒落在懵懂无知的窦广平头上,从此姐弟天各一方。窦姬离去时的一步三回头,才是生离死别的转折,她再也没有压抑自己控制自己,声声惨叫,惨绝人寰。

思念弟弟成了窦姬入宫之后的唯一寄托,盼望王施恩宠放归是窦姬的梦想,侍候在代王身边却是窦姬的日常,读《燕燕》触念不知生死存亡的弟弟,与芍药姐妹同念不能服侍父母身旁而伤心致打破太后药碗本是死罪,勇而代罪却换来代王的好感和怜惜。当王的夫人之“凤冠”骤然头上戴时,窦姬的意外无以言喻,一副难以置信的眼神,毕竟这是没有预期的或者说想都从未想过的,宛如高天骤掉下来的。由寻常的宫女转眼一变而为荣耀的王的夫人,瞬间的人事变化,内心的升沉起伏,窦姬用“王夫人”的自我质问表现由千般的质疑到慢慢相信,继而又是自我反问的眼神扪心自问能否胜任“王夫人”这个位置,同时,对前程充满着诸多不确定的憧憬。

窦姬的可贵,可贵在于时位之不移人,尽管做了王的夫人,依旧初心不改,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她的纯净的心,一直秉持,她从内心深处不喜欢曾经与她一样的姐妹喊她夫人,她喜欢听的是亲切的姐姐或者妹妹,她之待人真诚无邪不是流于表面动作,而表现在她能够说话的眼睛,和温暖真诚的言语。

对人生已是心满意足的窦姬别无所求,所求的无非平安地陪伴丈夫代王走完自己的一生,所求的是失散多年的弟弟能够再见。她的无求,由王而为帝的丈夫却给她无上的福报,力排众议封她为皇后,接连的意外,哪怕这意外前后相距十二年之长,于窦姬的人生同样是没有想像过的,当众人喊她皇后时,她还傻傻地问皇后在哪里,无求之心,再次演绎。真心实意的三拖四却,却不能托辞般被丈夫皇帝拉上了位,窦姬真诚的眼神和身段诠释着彼时彼刻的内心世界。刚一升座,往日的姐妹齐刷刷埋头跪拜,这可把新上任的皇后窦姬给彻底震惊,她不是高兴,但觉是生分,只见她快速步下台阶,奔向众姐妹,亲切连声的“起来”扶起众人,再一次诠释窦姬美好的心灵和良好的品格。

十二年深宫,不管经历了多少,窦姬如沐春风般的心对待着左右的人和事,作为表演者,恰恰切中人物的命脉,用得体的言语配以合理的表演诠释来塑造好人物。

表演窦姬的另一亮点,则在于演员的唱腔,尤其是全剧之高潮桥段——姐弟别,表演者的演唱是字字血声声泪,淋漓尽致地倾诉窦姬对弟弟的爱、对弟弟的怨、对弟弟的欲助无能的千愁万恨之情,让人无不为身居高位却无奈舍弟的汉文皇后深深动容,让人对其人格魄力的由衷肯定,让人对汉文帝的天下有如此的皇后必将迎来吏治廉正光明人心安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