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形象地位日益提升,既需要我们不仅懂国外的文化,又懂得如何用英语讲好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然而,在小学英语教育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育,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跨学科主题学习以育人为本,体现了多元融合,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本文探讨了跨学科主题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教育的融合策略。
一、 依托教材,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PEP小学英语教材融汇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节日习俗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寻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在英语教学中实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融合,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并将其融入语言与行为中。
三年级上册Unit2 Different families B Start to read,该语篇为配图短文,配图故事呈现了两个不同家庭过中秋节的场景。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介绍家庭成员: This is my dad. This is my mum. And this is me. My family is small. 再请学生介绍: My family is big. This is my … .然后利用提问、讨论、介绍等方式,图片加文字,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最后老师总结: Some families are small. Some are big. Families are different, but family is the same.学生通过阅读活动,理解家庭情况会有不同,但家人之间的爱是相同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认识,感受家庭的温暖,了解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精髓,落实学科育人。
二、 创设教学情景,深化文化认同
新课标倡导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应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学习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语言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创设与传统文化、生活实际相关的英语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游戏互动、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其中,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感悟文化魅力,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四年级上册Unit5 Dinner’s ready. 这一单元的主题属于“人与自我”,涉及话题是“饮食”,它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食物、餐具、餐桌礼仪等。在课堂教学时,创设相应的用餐情景来学习语言。A Let’s learn通过Zoom到Zip的餐厅点餐的情景呈现食物单词的词性和意义,运用食物和价格词汇表达饮食爱好和用餐的意愿,涉及的重点词汇有beef,chicken,noodles,bread,rice等。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将词汇教学拓展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食品,不同的传统节日的代表性食品不同,引导学生学会中秋节的moon cakes,端午节的rice dumplings/zongzi等词汇,再介绍食物的制作方法,例如怎样包粽子,让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加深对文化的认同感。
三、组织跨学科主题活动,促进文化思维融合
新课标倡导跨学科主题学习,聚焦核心学科,围绕文本主题,整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内容的融合与教学,强化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构建“1+N”教学模式,设计一系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课堂活动,如中秋节制作灯笼、用英语朗诵中秋诗歌,春节包饺子、举行除旧迎新等活动,用英语讲述传统节日的故事。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英语学习形式,还加深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促进了文化思维的融合。
六年级上册Unit3 My weekend plan B Read and write, 该语篇主题“Mid-Autumn Day”,Wu Binbin以日记的形式描述自己家庭成员在中秋节的活动。在学习该语篇时,教师可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将英语学科与音乐、语文、历史、综合、美术等学科相融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1. 播放歌曲 Moon Festival Song,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进入学习的主题。2. 图片展示: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节日,初步了解不同节日的传统习俗,初探主题。3.阅读日记:以思维导图梳理中秋节的时间、家庭成员及活动内容,了解中秋节的文化习俗,突出主题。4.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文化故事:Chang’e flies to the moon. 拓展文化知识。5.观看视频:Make mooncakes,让学生学习如何制作月饼,体验中秋节的文化活动。6.以Mid-Autumn Day为例,学生探究其他节日的活动,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将传统文化进行拓展和梳理,深化理解和认同。7.绘本阅读再创作,鼓励学生阅读中国传统节日绘本,摘抄好词好句,以手抄报、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通过创新活动,不仅掌握了节日的英文表述,还加深,了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传承了懂得感恩、尊长爱幼的优良传统,体验了语言承载的文化,涵养了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开展课外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培育,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例如:举行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讲故事比赛、“绘本阅读与讲好中国故事”视频比赛等。实践证明,学生通过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提升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提升文化自信,符合新课标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要求。
综上所述,跨学科主题视域下的传统文化教学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跨学科整合能力,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文里小学 陈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