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 >> 民生新闻
海滨古村落 宗脉流源长
——走进庵埠镇郭陇村探寻宗族聚居生活形态
发布日期 : 2023-05-23 10:33:20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郭廷集故居“邦伯第”

“邦伯第”门巷

枋桥头门外的木桥

10.jpg

郭氏宗祠

  韩江来到潮安区庵埠镇,便完成了它漫长的旅途,化作道道支流分别汇入南海。

  庵埠旧属海阳县龙溪都,地处潮汕平原腹部。历史上,这里河道交错、阡陌纵横,既是聚族而居的一方宝地,亦是商贾云集的一片热土。

  庵埠镇不少宗族,据称自宋代已到此创乡,郭陇村郭氏便是其中之一。他们追尊唐代名将汾阳王郭子仪为始祖,以“汾阳世家”为宗族郡望。

  在世世代代的聚居生活中,郭陇村形成了独特的村落形态。村里众多古民居、古祠堂,至今保存较为完好。元明时期,该村还出了一位传奇女诗人——郭真顺,留下一段令妻寿母的千古佳话。

  村寨 聚族抱团 自我保卫

  郭陇村口有一座凤廓古庙,门面仍留存着明代的建筑构件。光绪《海阳县志·舆地略·都图·龙溪都》载:“凤廓,一名郭陇,在(庵埠)寨西北。”不过,当地人告诉我们,现在所谓的凤廓,还包含了潘陇、刘陇、薛陇、莫陇等村落,地界占据大半个庵埠镇。

  郭姓是庵埠镇人口最多的姓氏。据郭氏族人介绍,郭陇村于1976年划分为四个行政村(郭一、郭二、郭三、郭四),目前四个村绝大部分村民都是郭氏宗亲,约有一万五千人,还有数千宗亲聚居在溜陇、龙坑、梅溪等村。

  庵埠镇不少村落仍残留着村寨的形态。郭陇村就是一座近似圆形的村寨,四周环绕着水渠,村民利用桥道进出。部分寨门尚存,其中颇有特色的是枋桥头门,得名于门外水渠上一座小木桥。老村民说,这座木桥由来已久,一直没有铺成水泥,枋桥头门的形式亦从未改变,是识别村寨内外的标志。

  村寨的模式大约形成于明代。龙溪都正当海阳、揭阳、澄海三县之交,是潮州一大通衢,江浙福建的货船往来穿梭,商贸繁荣的同时,各式人员在此聚集,势必触及当地人的心理防线。而濒海之地,明代又时有海寇出没,修建村寨有利于抵御外扰、自我保卫,因此几乎“无村不寨”。

  郭陇村环绕村寨的水渠,实际上就是一道护城河。老村民说,以往寨门外是吊桥,若遭遇敌情,可吊起阻断进出通道,紧闭各处寨门,以保族人周全。这种半封闭的村寨形态,使得族人更加紧密地相互依存。如今社会升平,吊桥变成了固定桥。

  清初迁界,大量良田荒废,无以为生者铤而走险,各地叛乱四起,一些沿海村寨被毁。有的宗族被迫迁徙,留下来的宗族则更加聚拢抱团、共同对外,寻求群体安全感。

  迁界令废除后,康熙五十七年(1718),移海阳县丞署驻庵埠,乾隆十五年(1750,一说十四年),改为潮州通判署,以加强对龙溪都一带的管辖。光绪《海阳县志·舆地略·都图·龙溪都图说》云:“今则市里喧阗,桑麻被野,居然海阳一大市镇矣。”

  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本地宗族得以良好发展,而谋求以及维护共同利益,仍然是聚居生活的题中要义。直至今日,尽管时局变迁、沧海桑田,宗族聚居的模式依旧世代延续。

  祠堂 宗族象征 血脉认同

  郭陇村郊,明代砖瓦窑遗址尚存,现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庵埠镇一带水系发达、田园肥沃,历来是潮州的“鱼米之乡”。长居于此的郭陇村民,世代捕鱼为生。至少明代以来,村民还从事砖瓦等建筑材料的烧制,村郊的砖瓦窑一直燃烧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郭氏族人自称,郭陇村创乡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开基祖郭球曾任梅州知州,由福建漳浦迁居于此。郭氏追尊唐代名将郭子仪为始祖,因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汾阳郡王,故其后裔以“汾阳世家”为宗族郡望。这种共识和信仰,成为凝聚族人的无形之力。

  坐落在今郭三村沟头的郭氏宗祠,相传有五百多年历史,两进格局,主座仍保留着明末清初的屋架、木柱等构件,正中悬挂着“光裕堂”的匾额。郭氏族人说,这座祠堂原是“绵山公祠”,因抗战时期郭氏大宗祠被侵占,故将此祠作为宗族祭祖之用。

  郭公绵山,相传是明代状元林大钦的启蒙恩师,这对师生的故事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

  行走在郭陇村间,一座座老祠堂不时映入眼帘,各具特色的构件、雕刻,总是引人驻足。郭氏族人介绍说,村里现存的祠堂共有十八座。不仅数量众多,难得的是,大部分祠堂得到保护,不失明清、民国建筑风貌。

  祠堂是宗法制度的化身,更是宗族血脉的象征。民间修建祠堂之风兴于明嘉靖间,礼部尚书夏言上疏,请求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获明世宗准许,推动了宗祠、家庙的全国性普及。

  宗族通过建立祠堂,用以敬奉先祖和训示后代,实际上亦是一种聚居地域的标志。随着宗族的世代繁衍、开枝散叶,各个分支为方便祭祀,又产生了各自的房祠、公厅,以及纪念某位先祖的专祠。祠堂建筑的壮丽程度,体现出宗族的社会地位。

  围绕祠堂为中心,宗族每年定期举办各类祭祀活动,制定族训乡约,教化族人尊祖敬宗、孝亲睦族。祠堂本质上是宣扬儒家礼教思想的载体,是村落中最崇高的场所,制度化的祠堂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村民的宗族意识,包括对姓氏血脉的认同感、对聚居地域的归属感。

  乡绅  宗族精英 基层代表

  郭陇村众多古建筑中,一座清代府第格外引人注目。此宅为两进两火巷格局,门额镌“邦伯第”三字,门前立着一面麒麟浮雕照壁,故俗称“麒麟府”。这是清代龙溪士绅郭廷集故居,2018年列为潮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

  “邦伯”古称一方诸侯之长,后引申为州府主官。

  宗族聚居一方,发展壮大以后,便希望介入地方事务,提高社会影响力。士绅阶层作为宗族精英,往往代表宗族参与地方事务,主导基层治理,在教育、水利等重要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郭廷集是清代中晚期潮州杰出乡绅的代表,人称“郭三爷”,卓有才干,受潮州总兵方耀赏识。同治间,方耀清厘积案,多委任其办事。光绪三年(1877),郭廷集受方耀委托,主持创办金山书院,由方耀拨款,将金山周濂溪祠旧址改建,作为九属生员肄业之所。方耀还拨款委托郭廷集,对镇署右侧的关帝庙进行改扩建。

  潮州南门堤,为韩江西溪沿岸登云、登隆、隆津、南桂、东莆、上莆、龙溪七都屏障,历代屡修屡溃,每遇洪水,大量田园变成泽国,民众苦不堪言。据光绪《海阳县志·建置略·堤防》载,同治至光绪间,郭廷集多次受知县委托,主持修缮南门堤。光绪十二年(1886),郭廷集联合本地绅士,禀请巡道、总兵、知府,出示派捐巨款,大修全堤八千四百五十一丈,带领七都民众通力合作,增高培厚,外附灰篱,工程于翌年告竣。

  光绪初,华北大面积持续灾荒,为筹措赈灾款项,直隶总督李鸿章不得不向海外募捐。郭廷集受命以福建候补同知、补用知府衔,赴南洋华人聚居商埠劝募,后诰封荣禄大夫,赏戴花翎。

  “邦伯第”的厅堂上,悬挂着一块木匾,曰“枌榆保障”。由于曾被改为门板,遭到损伤,落款已不可辨。“枌榆”意指家乡,郭廷集为家乡事务尽心尽力,此匾是对他极高的褒扬。

  “邦伯第”门巷还有一处额刻,曰“克昌厥后”,出自《诗经·周颂》,有从善积德、庇荫子孙之意。还有一处“魁”字额刻,省去字首一撇,隐含子孙世代登科的寄望。世家望族对光耀门楣、永续兴旺的愿景,都投射在这些文字间。

  传奇女诗人郭真顺:

  相夫教子传佳话 献诗保寨成美谈

  “天甲年来度二周,桑榆暮景雪盈头。五经立业儒家雅,三子成名壮志酬。”

  这是元明时期潮州女诗人郭真顺的《归宁自序》。作此诗时,她已一百二十岁高龄,整整度过两个甲子,亲身经历了从元到明的朝代更迭,丈夫和儿子已不在人世,而她亦从容豁达、一生无憾。

  出生于郭陇村的郭真顺,是潮州文史上的传奇人物。据明代何乔远《名山藏·列女传》、乾隆《潮州府志·人物·列女》、光绪《潮阳县志·人物列传》等志书记载,郭真顺自幼在任职教谕的父亲身边读书,旁通经史诸家,尤精数学,工诗善文。嫁潮阳处士周伯玉,一心相夫教子,夫妻相敬如宾,时人称“海滨冀子”。

  郭真顺颇具大家闺秀气度,她梳妆时周伯玉入屋,她怫然道:“君子将上堂,声必扬。”自己妆容未整,丈夫猝然而至,有失礼仪。周伯玉连忙致歉。贤妻如斯,丈夫自是相待以礼、言听计从。

  元末兵起,夫妻避居村寨,众人欲推周伯玉为首领。郭真顺察言观色,认为寨中少年骁桀自用、矜能轻敌,必生祸端,让丈夫称疾勿往。不久,寨中内讧,所立寨主被杀,周伯玉得以幸免。

  后来,盗匪劫掠村寨,又因郭真顺的先见之明,让丈夫散尽积粟,提前做好准备,危急之际施计迷惑盗匪,全家乘间逃脱,迁至潮阳溪头寨居住。

  明洪武初,岭南各县归附,朱元璋遣指挥俞良辅,率兵征讨未臣服诸寨。溪头寨地处偏远,尚未在归附之列,举寨陷入恐慌。彼时,郭真顺年已六十,作《上指挥俞良辅引》诗,拦路上呈,诗云:“愿续壶民歌太平,磨崖勒尽韩山石。”俞良辅览诗动容,所过秋毫无犯,一寨皆得保全。所谓“歌诗合为时而作”,郭真顺献诗保寨,誉满南粤。岭南各家诗钞、诗话、笔记,乃至明清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明诗综》、沈德潜《明诗别裁》等全国性诗集,均收录其诗作及事迹。清代钮锈《觚賸》誉之曰:“洵乎闺帏奇杰,亦词翰雄才也。”

  周伯玉,元至正中、明洪武初,皆以德才兼备受举荐而推辞不就。三个儿子在郭真顺悉心教导下,均学有所成,长子周彦敬仕栖霞令,次子周彦作任增城教谕,三子周彦器官至朝列大夫。

  郭真顺生于元皇庆元年(1312),卒于明正统元年(1436),享年一百二十五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女诗人。临终遗命,丧不供佛、祭不焚楮,儿孙遵行之。著有《梅花集》。

  一百二十岁那年,她回到童年成长的地方探视,写下《归宁自序》一诗,或许,这是女诗人留给故乡最美的纪念。

       潮州文化探源

  联合主办

  潮州市社科联 潮州日报社

  文:本报记者 江马铎  图:本报记者 庄园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潮州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粤ICP备13030909-1号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