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区山环水绕,风光旖旎。
湘桥,一半是古韵,一半是美景。绿美湘桥,不只有千年文化,亦“美”在生态,“绿”在山水。摊开湘桥的风景卷轴,放眼尽是“生态绿”。
城市“绿芯”——西湖公园。
今年以来,潮州市湘桥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构建“八山四水三点两带”的绿美生态建设新格局,精心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景美、人和的“诗意”湘桥。9月11日,湘桥区在全市率先完成镇街林业站设立和加挂林长办牌子,这是湘桥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建设绿美湘桥的有力举措,标志着湘桥森林资源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迈向更高水平。
“八山”环抱 筑牢绿美格局
湘桥区山环水绕,风光旖旎。内环有葫芦山、笔架山、金山三山守护,外环有草岚武、别峰山、尖公帽山、红山、七屏山环绕。湘桥区充分发挥内外“八山”环抱独特优势,优化林分林相,将“平面绿化”升级成“立体彩化”,全力筑牢绿美格局。
区、镇、村三级林长常态化开展巡林。
湘桥区现有林地面积22万亩,全区植被覆盖率45.87%,森林覆盖率和城镇绿化率超45%。怎样管好山、护好林,是湘桥区护林工作的“必答题”。2023年3月,湘桥区签发《推进绿美湘桥生态建设令》,压实各级绿美生态建设责任,带领区、镇、村三级529名林长巡林2015次,牵头筹集超300万元用于2023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落实林分优化面积2960亩,森林抚育2000亩。
广泛发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
厚植生态底色,植树添绿是最直接途径。湘桥区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大力开展乡村绿化美化、生态廊道、油茶产业等城乡绿化建设。同时,广泛发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充分发挥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表率作用,积极调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发动爱心企业捐资赠款,打造全民义务植树基地。
“今年以来全区共组织植树活动157场次,发动社会捐资近430万元,购买和接受捐赠树苗超 14.6万株,其中各级干部义务植树近6000株,建设了‘青年林’‘模范林’等主题林7片。”湘桥区自然资源局局长陈映臣说。
“四水”穿城 绘就水美城乡
韩江、东溪、北溪、桂坑水穿城而过,湘桥以“四水”为轴,完成第一期6.5公里碧道建设任务,发动乡贤捐资4亿多元开工建设潮人公园等一批绿地公园和生态廊道。
城市“绿肺”——金山大桥湿地公园。
韩江之畔,水长天青,花草摇曳,鸣禽宛转,金山大桥湿地公园,犹如城市里的世外桃源。近年来,我市将金山大桥下的滩地打造成为具有保护生态意义的湿地公园,既带动了沿岸绿带建设,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也为鸟类提供了栖息繁殖的环境,已成为市民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点。
6月16日,备受关注的潮人公园项目在韩江之滨正式开工。这是湘桥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绿美湘桥生态建设浓墨重彩的一页,是潮州乡贤爱国爱乡的又一善举。项目位于湘桥区仙洲岛西南侧,占地面积约400亩,建设内容包括潮韵广场、文化长廊、全民运动区、农田观光区、儿童游乐园、老年休闲区、人才中心、金色沙滩、无边泳池、湿地景观、沿江栈道、花海公园等24个项目。潮人公园临江而建,以水为韵,依凤城而立,传承千年文脉,通过对景观区域和潮州文化底蕴的有机融合,为湘桥群众打造出融文化、旅游、休闲、运动、娱乐、科普、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三点”支撑 发展绿色经济
为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经济、乡村振兴、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湘桥区将低质低效的桉树林、松树林通过改造、培育等方式打造为油茶基地,提升优质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当前,湘桥区正以紫莲森林公园、红山森林公园、官塘佛手果文旅生态园“三点”为支撑,培育更多集森林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林下经济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示范园,以林兴业,发展绿色经济。
城市“氧吧”——红山森林公园。
“我们改造了大概1000多亩的桉树林,把景区不单单打造一个‘绿’,还有一个‘美’。我们改造的树种主要有一些开花类的,比如风铃木、樱花、紫荆,做到每年四季都有开花期,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在开花的同时,我们林下经济这一块,也种下了油茶、果树等,打造更多经济创收点,两全其美。” 紫莲森林公园负责人罗财荣告诉记者。
漫林碧透,郁郁葱葱,山路蜿蜒,空气清新,这里是红山森林公园,是湘桥区的天然氧吧。每天早上,一拨又一拨的市民前来休闲锻炼。“道路整洁、空气清新,植被也很好,所以老人喜欢来这里晨练,聊天谈笑,开开心心,提高各自的免疫力。”前来晨练的许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红山省级森林公园坚持保护为先、适度开发、绿色发展的原则,打造山青、林翠、水清的生态环境。
据了解,今年,湘桥区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通知》,玉瑶山庄被省认定为“南粤森林人家”。2023年前三季度,全区林草产业总产值2.61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突出“一村一品”,种植佛手果1万亩、嘉宝果2千亩。投资超830万元建设2000亩茶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800亩紫莲茶旅公园获评市最美茶园。
“两带”联动 串起绿美之旅
坐拥千年古城、区域文物荟萃。近年来,湘桥区加强古城保育活化,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以“绣花功夫”对古城街巷进行“微更新”“微改造”,升级改造“四小园”,街头巷尾植绿增绿补绿,推动绿美与历史文化有机融合。如今,穿行古城巷道,灯光明亮、路面平坦、墙面古朴、花草夹道,“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的“绿美古城”逐步呈现。
桥东街道社光村以“共享农场”探索生态农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
在凤新街道高厝塘村,湿地公园里红嘴野鸭在荷叶间嬉戏,乘坐“网红小火车”就可以体验乡村旧貌换新颜的美景,吸引游人无数,带旺了乡村的旅游产业,也成功盘活了闲置土地和房屋等资源;在桥东街道社光村,“共享农场”探索生态农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引进的农田小火车、小桥流水、创意民宿等特色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现了“文旅+休闲+教育+体验”多元化发展新模式……在绿美湘桥生态建设的赋能下,“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当前,湘桥区正以古城旅游观光带、乡村旅游观光带“两带”为主线,打造古城“一街一主题、一巷一植物”绿美示范点,打造更多生态地标“网红打卡点”。
作者|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佳涛
图片|梁佳涛 蔡锶桐 湘闻
视频|湘桥区自然资源局
编辑|郭洵汐
审核|吴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