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纪录片《与象同行》导演陈熠之:于自然之境,探寻人与自然的共存之道
发布日期 : 2023-12-17 15:41:25 文章来源 : 潮州+ 潮州日报客户端
伴随生态美学的发展,自然类纪录片呈现出向人文转向的态势,在创作理念上通过情感交互,向受众传播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和审美体验,以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8月12日,由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解读中国工作室和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出品,缤纷自然团队陈熠之执导的长纪录片《与象同行》登陆国内外各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纪录片通过聚焦中国云南“短鼻家族”野生亚洲象的“北移南返”之旅,为观众展现了象群的千姿百态和人象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纪录片《与象同行》海报


我们邀请到了纪录片《与象同行》总导演陈熠之,来和我们分享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和她心中国产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

陈熠之


广东潮州人,知名自然类纪录片导演、制片人,缤纷自然(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创作了多部发行海外屡获大奖的国际自然纪录片,主要作品《与象同行》《天行情歌》《最美华夏——中国的野生国宝们》等。代表作《天行情歌》(A Song For Love - An Ape with An App)获得2020德国NaturVision电影节最佳故事奖,法国戛纳多媒体与电视影展“银豚奖”,以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影展“科学、创新与探索类”影片、IWFF(美国)国际野生动物电影节最佳影片等20多个国际专业级影展决赛奖项及提名。《与象同行》(March of the Elephants)还原了云南野生亚洲象群北移南返的戏剧性事件,影片广受好评,荣获美国Spotlight Documentary Film Awards银奖、第十二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评委会大奖、国家广电总局2022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最佳制作等国内外奖项,目前已发行到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际平台。


 象和人,究竟哪一个更渺小? 


关注和记录中国野生动物是陈熠之导演的团队一直在做的事情。2021年6月,陈熠之导演在西双版纳亲眼目睹了这一群北移南返的“短鼻家族”野生亚洲象,她觉得这个关于亚洲象的故事必将载入史册。当时有很多媒体相继以文字和影像的形式报道“短鼻家族”在旅途中的珍贵瞬间,但于陈熠之导演而言,看着媒体纷纷以报道大象可爱、憨态可掬的内容为主,作为专业拍摄野生动物的导演来说,不免感到一丝警觉和不安,“如果大家只看到野生亚洲象有可爱亲切的一面,而不能够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这个生物,那么万一真的在野外遇见亚洲象想去靠近它,便会是很危险的情况。因此,我认为需要一部完整且有深度的纪录片来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个充满智慧和有力量的动物。”


纪录片《与象同行》剧照


纪录片的属性决定了其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纪实,因此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是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自然,去真实记录整个自然生态故事的发展。为了更客观地展现亚洲象不为人知的行为,纪录片团队在创作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记录和拍摄野生动物的行为需要长时间的蹲守,出发前我们设计了许多拍摄方法,比如在镜头前试图以参照物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3米高的大象;在安全距离下以寻找制高点的方式,通过地面机位拍摄到亚洲象。”让拍摄团队印象深刻的还有,跟拍时放置的红外触发相机被野象们当成玩具。但直到最后一次,在拍摄团队拍摄象群过桥时,它们似乎跟红外触发相机达成了一种默契,15头野象一一从红外触发相机镜头前经过,这段影像也是正片当中值得期待的镜头。


纪录片《与象同行》中导演在森林消防车里拍大象


当谈及影片中令陈熠之导演记忆犹新的故事时,她分享道:“第一次和‘短鼻家族’近距离相遇时,那天大雾弥漫,无人机监测时失去了象群的定位,现场的专家和队员都不得不驱车上山寻找象的踪影。山路泥泞,两边是纵深的森林。车开到山顶处,队员收到信息提示车辆不能再往前了。周围万籁俱寂,野象随时可能从大雾包围的森林中走出来,那时等待的每一秒都在害怕。‘出来了’,队员用很淡定的口吻提示我,当我们还在迷雾里搜寻,两头身高近3米的母象夹着两头幼象,突然出现在车前方大概50米的地方。”


据了解,亚洲象作为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感官灵敏,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惊吓。当它们受到惊吓时,有可能就会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从而带来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因此,护幼的天性,会使这两头3米高的庞然大物做出什么反应,我还来不及思考。只听车后有人呼喝了一声,这两头巨型生物夹着两头小象突然一个急转弯,又掉头进了迷雾里面。”“象和人,究竟哪一个更渺小?那一刻,我难以判断,但我更愿意相信,是那一份母爱选择了隐忍,选择了包容,因为那是一种更加强大的力量。”陈熠之导演回忆道。


 我们天生拥有“共情”的能力


在纪录片《与象同行》中,片子没有对拍摄对象作任何评判与引导,而是在拍摄过程中,将偶然捕捉到的日常状态、人类与动物的共通情感,巧妙地附加在叙事中,为自然生命赋予平等的身份和情感。陈熠之导演在采访中讲述道:“当我回到西双版纳的时候,我在当地居民的手机里面看到了一段对我触动很大的视频:其中一个画面是一头长了两个大长牙的成年大公象走进了村庄的巷子里,很多人由于受到惊吓开始匆忙朝着镜头的方向跑去,但一位身着当地傣族服装的老妇人,她不疾不徐地走到亚洲象的前方,然后跪下向它拜了几下,这时象也停下了脚步,没有再往前走。”


纪录片《与象同行》中大象的侧躺睡姿


在纪录片《与象同行》中,象群一开始并不食用人类投喂的玉米,甚至带有具有明显的防备意识、攻击行为,但在一年多的迁移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它们迁移途中的侧躺睡姿,以及南下过桥时愿意走人类建设通行的大桥,象群呈现出的种种行为就如同影片里负责日夜监测象群的工作人员所说:“我们相信大象可以接收到人类一路上对它的善意。”


纪录片《与象同行》工作照


研究亚洲象的最终落脚点会落到研究人和亚洲象之间的关系的层面。纪录片《与象同行》没有回避人与象的冲突,也不刻意夸大人与象的情感浓度,而是埋下了一条人与象之间情感微妙变化的暗线,温情脉脉,也若即若离。“我希望观众可以通过影像去了解这个充满智慧的野生亚洲象动物群体。亚洲象的智力相当于人类6-8岁孩童,它们不仅乐于玩闹,同时也有很强的记忆力和对世界的感知力。亚洲象可以清晰地掌握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路,并且对于地球环境的改变,它们也一直在适应人类农耕文明,进而逐步调整它们的饮食习惯。”


纪录片《与象同行》工作照


“短鼻家族”以其团结、坚强、聪慧和憨厚治愈着人类,它们成为“被凝视”的焦点,投射着人类最为珍视却也日渐稀缺的品质。“我希望观众能够通过影片认识到亚洲象是一个复杂的生物,有着丰富的家庭情感和自身独特的个性。它和人类一样,拥有对世间万物产生共情的能力。我希望观众也可以去理解他们的生活,设身处地地思考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陈熠之导演补充道。


东方自然观的回归


我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动的生态文明建设,给自然生态类纪录片提供了充实的内容资源。“我们的使命就是利用好现有资源去记录中国的自然故事。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国家,我希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位华夏儿女能够感受到我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的复杂多样,为拥有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感到骄傲和自豪,进而正确审视人与自然界各类生命体之间互惠共存的关系。”陈熠之导演说道。


纪录片《与象同行》中团队24小时监测象群活动


当下,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不再是一味地模仿西方的制作经验,而是利用东方人的自然观去深入思考我们与自然、荒野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不断打磨现有作品。在谈及团队的创作理念时,总导演陈熠之吐露道,“我们其实一直在探寻属于东方的自然观。自古以来,东方文明就是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包括我们很多的诗歌,比如‘两岸猿声啼不住’‘风急天高猿啸哀’,这些创作灵感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源于自然。我们华夏民族有着观察自然的一整套逻辑方式和情感态度,所以我希望缤纷自然团队可以在此基础上揭秘人与自然的共存之道,并将二者联动起来。”


纪录片《与象同行》剧组与云南森林消防队员合影


越来越多的国产自然类纪录片通过前沿的拍摄手法和强大的视觉张力,传播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共建地球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助力搭建人与自然情感相通的空间。“我相信影像的品质会随着技术的提升而逐步提高,但更重要的是讲好中国自然题材故事,我们缤纷自然团队也一直在探寻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讲述这样的故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关注自身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所以我觉得未来会有更多属于中国这片土地上有深度、有真情的自然故事出现,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自然生态保护的队伍。”陈熠之导演分享道。


纪录片《与象同行》剧照


对于国产自然类纪录片的未来发展方向而言,陈熠之导演认为,真正由中国团队主创的自然题材纪录片跟国外引进的纪录片还有一定的差距,无论是制作团队的职业化、专业化,还是对作品的把握度和思维理念的差异性。“当下,自然类题材纪录片需要立足自己的价值体系并不断向外传播输出,才有可能激发整个行业整个团队在创作层面专业层面的提升,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结语 


我们脚下这颗蓝色星球,以及壮阔的风景,既蕴藏着过去,也关照着今天,更指向着未来。自然类纪录片发展至今,不仅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承载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观念,折射出人类在长期地研究、反思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中,不断调整自身行为的现象。正如陈熠之导演所说,自然是反观人类的一面镜子,在创作中应以‘平等’的视角对待自然,平视地去想象、去观察这一路上遇到的世间万物。



来源|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DRC2011

作者|陈依柠

编辑|吴冰

审核|庞磊成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