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群众对潮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近日,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文化潮安·多彩非遗’——潮安区2024年春季非遗文创作品分享会”在区人民公园举办。
活动中,大吴泥塑、剪纸、潮州工夫茶艺、珠绣等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现场设摊开展展示展销与互动体验,吸引不少市民驻足体验。
大吴泥塑博物馆馆长 潘幼芬:主要是带这些文创产品,盲盒、帆布袋年轻人比较喜欢,土叽咕中老年人比较喜欢,刚才有些中老年人经过这里,看到就说土叽咕,很好玩,勾起了他们童年美好的回忆。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吴泥塑做得这么好,这么多样,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
潮州剪纸国家级传承人 黄朝阳 :现场给市民剪名字,主要带了一些接地气的作品,今年龙年,央视春晚给我定制的这条龙,也有一些孩子比较喜欢的卡通十二生肖,主要是想把潮州剪纸推广出去。
群众:活动很好,比如说剪纸,让大家见识一下一些非遗的产品,我喜欢喝茶,刚才买了套茶杯。
除了非遗互动体验项目让群众“大饱眼福”之外,橄榄糁、潮式肉脯、酥糖、老药桔、姜糖等传统制作技艺带来的地道非遗滋味,更是让市民们“大饱口福”。
群众:主要都是潮州的特产,我刚才品尝了姜糖和腐乳饼,活动非常好,大家吃得都很开心。
潮州橄榄糁制作技艺区级传承人 林源湘:橄榄糁有一个神奇的功效,比如孩子正月去吃桌,吃太饱,就回家橄榄糁冲水,吃了就会肚子舒服。也可以结合现代烹饪,炊鱼,橄榄糁和鱼是非常完美的搭配。橄榄菜现场也卖得很火爆,主要是原味和微辣,大家多说不会太咸,通过实际行动介绍、分享,互动品尝,把好东西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健康的理念。
群众:很香,比青橄榄更有味道,老式橄榄比较有味道。
据了解,此次春季非遗文创作品分享会汇聚了来自国家、省市区各级非遗传承人二十余名,旨在搭建非遗技艺交流平台,让非遗项目“活”起来,走出创新的发展道路,带动潮安区各项非遗技艺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泽慧
审核|詹树鸿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