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海山镇依托全镇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将“古树名木保护”行动作为绿美饶平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科学保护乡土珍贵古树资源,大力推进古树公园建设,持续打造乡村生态文化传承有效载体,以“绿美”绣出“百千万工程”美丽图景。目前,全镇共有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56株,根据最新普查认定结果,其中一级古树4株,二级古树12株,三级古树40株。
古树名木。
海山镇加强资源普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细化古树名木普查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考察、记录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充分摸清全镇古树名木底数并登记造册。
组织人员实地考察、记录古树名木生长状况。
实现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全覆盖。
如何确保古树“老有所依”?海山镇强化统筹管理,建立古树保护档案,按照“一树一码”“一树一档”动态化管理模式,实现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全覆盖,通过设置古树信息二维码,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科普宣传,防范误伤误砍风险。持续深化林长制,完善巡护机制,安排党员干部养护责任人每月对在册古树进行巡护,对树体生长状况进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对长势衰弱和濒危古树名木,及时开展抢救复壮。
开展古树名木修复和保护宣传宣讲活动。
海山镇隆东社区增设榕树大讲堂、党建宣传墙等党建元素,激活党员群众保护古树名木、传承历史文化的积极性,让古树名木焕发新光彩;蓬莱村坚持把绿美建设项目实施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依托古树名木打造后头顶文化公园,让村民共享古树名木保护成果……在加强宣传宣讲方面,海山镇结合《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古树名木修复和保护宣传宣讲活动,利用电子横幅、宣讲会、推进会等,大力宣传宣讲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和法律知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古树的保护。并针对古树资源进行精心打造,充分发挥古树名木在绿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文字|丁玫 林志铠 饶宣
图片|饶宣
编辑|郭洵汐
审核|吴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