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究竟要作出怎样的成就,
才能让万世江山尽随其姓?
是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
或是富甲一方的名商巨贾?
小编认为,潮州人心中自有答案。

▲图片来源:潮玩凤城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元和十四年,
韩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到潮州任刺史。
他在这里驱逐鳄鱼、释放奴婢、兴办教育、兴修水利,
短短八个月,造福了潮州百姓,
赢得江山改姓韩。

这里的江水改叫“韩江”;
这里的山峦别名“韩山”;
这里的橡木改称“韩木”……
韩愈对潮州的影响究竟有多深?
今日邀请你到潮州,
一同探寻韩愈在潮州留下的历史踪迹。

在潮州博物馆,看见潮州
潮州市博物馆(以下简称“潮博”)新馆建成于2010年。
在时空上,潮博与韩愈并无交集,
但潮博承载着潮州从古至今的历史文化沉淀,
汇聚了潮州这片土地的文化精髓。
所以想更深入了解潮州历史,
将潮博作为此行首站,
绝对不会出错~

古韵风华的潮城历史,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
精巧细腻的潮州木雕,针生万趣的潮绣艺术……
通过一件件文物,倾听岁月的回响。

▲图片来源:潮州市博物馆形象宣传片
在潮博,
你能饱览新石器时代至清末民初的潮州通史,
探秘古城千年悠悠岁月。


或是回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潮州人民艰苦卓越的光荣革命斗争历程。
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读懂潮人下南洋这一段披荆斩棘的辉煌奋斗史,
感受潮州人追求理想,情系桑梓的赤诚之心。


洞见潮州木雕与潮绣的精巧繁复,
于一刀一刻,一针一线中,
感知璀璨夺目的潮州非遗文化。


除了潮博,
潮州这座城市像是一个“活的博物馆”,
处处古迹匿于寻常巷陌。
徜徉在潮州的大街小巷,
能够更深入了解韩愈与潮州的那些历史渊源。
下一站,
我们将沿着韩愈的足迹,
深入探寻他与潮州的不解之缘。

是山是江总姓韩
不少朋友来到潮州“寻韩”,
都会把韩文公祠作为必打卡的一站。
韩江之畔,韩山之麓,
历经800多年的韩文公祠巍然耸立,
向世人讲述一代文宗韩愈治潮的千古佳话。
“州之有祠堂,自昌黎韩公始也。公刺潮凡八月,就有袁州之除,德泽在人,久而不磨,于是邦人祠之。”
——《三阳志》

▲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此后历经多次迁建修缮,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纪念韩愈的祠宇。
穿过掩映在荫翳树木中的牌坊,
由正面石磴道拾级而上。
石阶共有51级,
寓指韩愈被贬抵达潮州时正值51岁。

石阶依山就势,
登上石阶时自然的仰视角度,
使得谒祠者对原本并不高峻的殿祠,
产生一种雄伟巍峨的错觉。

端坐在后堂的韩愈雕像,
一手执书卷,一手置膝盖,
神情肃然,目光如炬,
颇有“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的“百代文宗”之势。

▲祠内石柱刻着对联、四周墙壁保存着碑刻40面,记载着韩文公祠的历史和韩愈治理潮州的业绩。
沿着主祠一侧的小径,我们继续登高,
来到韩文公祠的最高点——侍郎阁。
韩愈曾任刑部侍郎,人称“韩侍郎”,
因此这座双层垂檐建筑起名为“侍郎阁”。

站在侍郎阁外凭栏远眺,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满园青翠,静谧清幽。

岁月在高耸厚实的水式山墙上,
留下了宛若水墨泼画般的痕迹。
树影斑驳,光影摇曳,
自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除了这座专门纪念韩愈的祠堂,
在潮州古城街巷之间,
一桥、一楼、一街,
同样能够寻得韩愈的踪迹。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年间,
横亘于潮州母亲河韩江之上,
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
是潮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古时候,广济桥的修建难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韩愈,
创造性地编造出了“仙佛造桥”的传说。

相传韩愈莅潮,常登临东山,深感过江之苦,
于是便请来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共同造桥。
而韩湘子既在八仙之列,又有缘潮州,
于是广济桥就“顺理成章”地被潮人冠以“韩湘子桥”之名。

位于广济桥一侧的广济门城楼,也称“韩江楼”,
襟江控岳,护邑镇桥,
灰瓦屋面,斗拱抬梁,
朱柱窗格,画栋雕栏,
仅一个照面,就能让人震撼不已。

夜幕降临,射灯照射于屋檐之上,
匾额、楹联、传统的潮式雕刻装饰,
尽显文化厚重,古风韵味。

穿过广济门,
来到古城中轴线——牌坊街,
23座牌坊鳞次栉比,
一座牌坊,便代表一些潮州先贤、一段潮州往事,
如同页页史书,
记载着古城千年悠悠历史。

在牌坊街南端,
矗立着一座“十相留声·太山北斗”坊,
是为纪念唐宋时期十位到过潮州的宰相和“吾潮导师”韩愈而建。
十相远谪,不折风骨,
韩愈刺潮,永垂潮土。
来到牌坊街,
千万别错过这座牌坊哦~

山水藏底蕴,砖瓦尽人文。
在潮州,
每一处历史遗迹都已内化为潮州的城市记忆,
成为潮州历史文脉无法割舍的参与者,
而韩愈对于潮州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昌黎遗爱在南邦
据《新唐书·韩愈传》,
韩愈刚到潮州时,
便耳闻恶溪鳄害甚烈,
伤害人畜、毁坏良田,
给当地百姓的生活起居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当时潮州百姓多崇信鬼神,虽深受鳄鱼荼毒,却仍对鳄鱼心生敬畏。为了消除民众对鳄鱼的畏惧感,韩愈决定“先祭而后杀”。

于是韩愈在溪边设台造势,
当众宣读了他亲自撰写的《鳄鱼文》,
劝诫鳄鱼七日之内“南徙于海”,
如果七日之后鳄鱼仍然“冥顽不灵”,
他将命令捕鳄能手下水驱赶、捕杀鳄鱼,直至杀尽为止。

不久,恶溪之水西迁六十里,
潮州境内永远消除了鳄鱼之患。
百姓为了纪念韩愈驱鳄除害的贡献,
在韩江北堤上建了一座“祭鳄台”,
还将恶溪改名为“韩江”。

▲亭联曰:“佛骨谪来,岭海因而增重;鳄鱼徙去,江河自此澄清。”
直至今日,
韩愈的名字在潮州已近乎一种信仰。
除了潮州的千年历史古迹以外,
为纪念韩愈而修建的昌黎路、昌黎路小学,
也都深深地打上了韩愈的烙印。

夕贬潮州,仁心而治,
韩愈在潮州为官八个月,福泽后世,
为潮州留下千年遗产。

昌黎旧治,书香文脉。
在昌黎路小学的百年历程中,
伴着朗朗读书声,
《师说》在此世代传颂。

漫步古城,
打卡“一府管九县,一楼见千年”的镇海楼。
全楼3层12面走廊柱头之上,
有数只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木猴。

民间有“灵过府楼猴”的俗语,
盛传木猴久而成精,
只要摸过府楼猴便能心想事成,非常灵验。
数一数有多少只“府楼猴”,
许下心愿遇见好运吧~

《潮州“寻韩”小贴士》来啦!
快收藏住这条路线,City Walk更省心~
NO.001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NO.002
潮味飘香溢满古城,唇齿留香回味绵绵。
潮州古城内超多传统美食,恨不得都尝一遍!
-腐乳鸡翅
-潮州海石花糖水
-反沙芋头/番薯/咸蛋黄
-甘草水果
-糖葱薄饼
-牛肉粿条
-油柑汁
-咸水粿
-潮式肠粉等
看看你Pick哪一样美食?

▲加了花生酱的潮式肠粉,口感如何?来潮州绝对值得一试!

踱步于潮州的大街小巷,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烟火气交织,
渗入城市肌理之中,
形成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
潮州这座底蕴深厚、风情万种的岭南名邑,
魅力远不止于此。
不妨前往潮州走走,
重走韩愈足迹,
探秘传奇古郡的前世今生。
来源|阅博志
编辑|蔡杨
审核|吴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