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黄豆干
发布日期 : 2024-11-06 13:03:45 文章来源 : 潮湃 潮州日报客户端


家乡的味道,其实是美食和味蕾之间的原味浸染,是味道和色泽的共情与期盼,是远方与亲情的快乐碰撞,热辣滚烫。


春节期间的饶平北部山区,清晨,风寒露重,路人行色匆匆。茂芝,小食街的石板路上,远远走来了一个六十岁左右的男子,挑着担子,晃晃悠悠。只见他走到街口一家剃头铺门口,放下担子,从箩筐里小心翼翼拿出一块块金黄的黄栀豆干,摆摊叫卖。看着眼前还冒着热气的黄东西,已经有不少人围拢过来,“我要六块”,“我要四块” ……不一会,一担黄豆干已经售罄。


春暖花开的季节,水软,山温。有一种植物,在饶北山区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的疏林和荒坡上恣意疯长。5月末的山上,万绿丛中点点白,花冠白色或乳黄色,芳香,飘逸。花开过后,花骨朵儿探出头来。花谢后,孕籽怀胎。6至10月果实逐渐膨大,直至成熟。椭圆形的果实稳重,棱角分明。


是家乡特有的植物——黄栀子。


在六月的田野里,一簇簇紧挨着的淡紫色的黄豆花开过又谢了。地头垄间,密密麻麻的果实缀满了枝头,饱满下垂的荚果肥大,稍微弯曲,身上布满褐黄色绒毛。历经采摘,晾晒,黄豆夹瘦身成功,外皮干燥,轻轻碰触,崩出许多圆滚滚的小家伙,蹦蹦跳跳,愣头愣脑。


村口的豆腐坊里,热气腾腾,烟火缭绕。作坊师傅选用优质的黄豆,用山泉水浸泡约4小时,期间需清洗2至3次。将浸泡后的黄豆磨成豆浆,不宜磨得太快,以防豆浆变质。使用沸水冲浆,并反复冲浆20至30次,分离植物蛋白,以确保豆干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然后开始过滤豆浆,将分离出的豆浆倒入锅中,旺火烧开后保持沸腾状态。在豆浆煮沸后,添加盐卤,进行搅拌,约5分钟后豆浆开始凝固。将凝固后的豆浆分装到碗中,等待定型后,用木板和加重物按压豆腐,排出多余的水分,约30分钟后豆干基本成型。最后将成型后的豆干自然晾干,放置。


制作黄栀豆干的最末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就是要给豆干上色。


所以,黄豆干的黄,不是食用色素的化学物质浸染,它的质地,取决黄栀子这种独特的野生植物。黄栀子是纯天然的食用色素,而且还具有清热解火的功效。做好的豆干,先放在筛子上。取一把黄栀子,用刀拍扁,泡入山泉水,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眼前的水霎时黄澄澄的,很好看。把神奇的黄水倒进一口大锅,架上柴火,猛火烧开黄水,把白嘟嘟的豆干一个个放进去,均匀上身,还可以放点盐增添咸味。不一会儿,捞起黄灿灿的豆干,如同一块块黄金般,惹人注目。


黄栀豆干,表皮韧,内肉嫩软滑脆,可以蘸酱生吃,轻轻一咬,口感爽滑。可以煎、煮、焖、炸。把黄豆干切成三角形,放鼎内爆香,放韭菜,鱼露,翻炒几下即可装盘。或和五花肉爆炒出油香,放生蚝蒜苔,炒后一起放入砂锅焖煮,香气四溢。或油炸至两面金黄,蘸蒜泥白醋,香脆爽口,越吃越上瘾。客家人过年的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热闹的春节,家人团聚,欢声笑语。大家齐齐夹起黄豆干,寓意黄金万两,越吃越富足。


家乡风味,俱是美食。食物与食物撞击中迸发的激情,沁润人们的心境,激发出豪爽与质朴,虽不是名贵的珍馐佳肴,却是舌尖上的最熟悉的味道,酣畅淋漓。


记得小时候,在全德学校上学,天天经过那家剃头铺的门口,每每遇见那个挑着担子的豆腐佬,看着那新鲜出炉的黄豆干垂涎,口水在嘴角直打转。若不是学校上课的铃声急促响起,怕是会忘了自己是个要上学读书的孩子。少时不懂人生疾苦,只盼望自己快点长大赚钱,有了钱,想买啥买啥,想吃啥吃啥。


时光流转,不变的故土情缘,变幻的是人生梦想。生生不息的是对故乡的思念绵绵不绝。


甲辰年初,发了一个朋友圈,一盘清炒黄豆干竟招来如潮水般的点赞和评论,甚至有乡党竟扬言要改签高铁票,只想急急归家,用美食来犒劳自己外出的艰辛。


一块黄栀豆干里,居然隐藏着无数的乡愁,还有浓浓的年味。每年的正月十三,茂芝大闹热,家家户户忙着招待客人,谁家的客人越多,主人家越有面子。人们大摆宴席,大鱼大肉,酱香美酒,推杯换盏,吃饱喝足,相约去茂芝文化广场的安乐宫看热闹。威武霸气的庙堂前,舞龙队排列有序,十几条色彩鲜艳的舞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龙头高昂、俯冲,龙身翻滚、绞缠、穿插、窜跃、劲摆,形变龙不停,龙飞人亦舞。宫灯队,英歌舞,是年轻人大展身手的地盘,古代装扮,粉墨登场,精彩纷呈。


人们纷纷涌上街头,伸手纳福祈求平安顺遂。


我也早早溜出去,跟着舞龙队走街串巷。等曲终人散后,回到家中,发现客人走光了,酒席也散了,饥肠辘辘的我看见饭桌上有一盆黄豆干炒青蒜,自顾自舀了一碗稀饭,配几块黄豆干,爽口,舒服。摸摸肚子,一脸满足,然后再次出家门,约上好友,看烟火去。


夜幕降临,烟花璀璨。星空下的家乡繁花似锦,歌舞升平。是谁,携一颗拳拳之心,浓浓乡音里,来邂逅一场人间烟火,不醉,不归?


文字 | 詹雪征

编辑 | 翁纯

审核 | 詹树鸿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