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车间机器轰鸣,钢筋丛林建设火热,古城街巷烟火升腾,在这个属于耕耘者的季节,湘桥用无数发光发热的奋斗故事,拼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2024年,湘桥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核心指标增速“由负转正”,工业投资增速位居全市各县区首位;2025年伊始,湘桥区“新春第一会”签约、开工12个项目,总投资超48.6亿元…… 湘桥区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潮州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关键一年,承前启后,作为“首善之区”的湘桥,当有关键之为。
恰逢其时,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记者组成的媒体采风团乘风而至,踏上探寻湘桥“百千万工程”新气象、新作为的旅程。


2月17日至18日,由湘桥区委宣传部、湘桥区委网信办主办的“百千万·我见证”——2025年“遇见湘桥”媒体采风活动举行。
启动仪式。
在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展现湘桥区“百千万工程”三大示范带的三幅拼图正式揭幕,媒体采风团执旗启程,踏上寻访湘桥“百千万工程”新气象、新作为的采风之旅。
何为“三大示范带”?据介绍,为推动“百千万工程”提质升级,湘桥区深入谋划、着力打造三大示范带。其中,“一江两岸 山水宋城”示范带充分展现湘桥区利用韩江的自然风光和山水资源,打造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城区环境;“岚山桂水 绿美生态”示范带重点展现湘桥“八山四水三点两带”的绿美生态建设新格局;“江心仙岛 产城融合”示范带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湘桥区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扎实成效。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还为首批共15名“遇见湘桥”媒体、乡村推介官颁发证书,同时还为15个展示湘桥风采的重要窗口——湘桥区对外宣传基地进行授牌。
此外,广东台触电新闻客户端“遇见湘桥”专栏也正式上线,为湘桥区的宣传推广开辟了全新的渠道和平台。该专栏将聚焦湘桥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美食旅游、乡村振兴等领域,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湘桥区的独特魅力。

媒体采风团执旗启程,首站来到意溪镇桂坑村。桂坑村位于“岚山桂水 绿美生态”示范带上。这里因山坑、桂竹而得名,景色秀丽宜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踏进村内草岚武养蜂合作社,一股甜蜜气息扑面而来。
参观草岚武养蜂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桂坑村凭借草岚武山地野花品种多、分布广、天然蜜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巧妙融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政策策略,构建了“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紧密联结机制,掀起了一场林下养蜂的产业绿色革命,让林下“蜂”景,成为致富“蜜”方。
“我们整个村都在山区里面,这里自然条件非常好,工业林约有一万多亩。村内生态环境优异,对养蜂有很好的优势。”意溪镇桂坑村党支部书记刘树喜介绍,目前,村大约有10多户村民参加合作社,高峰期有20多个农民帮忙收蜂蜜。合作社既有效地解决了本村劳动力问题,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同时,合作社负责人通过分发给村民的一些蜜蜂苗种,传授养蜂技术,再进行收购、蜂蜜加工提炼。至目前,产业规模约有2000箱蜜蜂,蜂蜜年产值达20万斤,将近100万元。
参观怀和甲鱼专业合作社。
“一江两岸、韩水宋城”示范带穿潮州古城而过,覆盖凤新、太平、城西、桥东4个街道,总长约18公里。近年来,湘桥区始终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以“绣花功夫”实施古城街巷“微更新”“微改造”,深入挖掘和展示古城街区文化特色,采用“文物+保护+创意”的方式,盘活古建筑、古民居等文物资源。
位于太平街道义井巷的“雪居”,是潮州著名百货商号“吴祥记”创始人吴雪薰的住宅。在保护性开发下,“雪居”摇身一变成为游客打卡地。媒体采风团走进“雪居”,品咖啡、赏古建、看保护,领略潮州古城的“诗与远方”。
“我们选择在雪居中打造茶室,正是希望以修旧如旧的方式,通过保留原有的木雕、砖瓦等细节,让游客在这边体验潮州工夫茶的同时,能感受一下我们潮州的慢生活。”太平街道雪居咖啡茶舍负责人张灵珊介绍,在今年正月的时候,茶室还举办过英歌舞、鲤鱼舞、潮剧等表演活动。她希望来潮州的游客能体验一下当地的文化习俗,从静态观赏转化为深度体验。
参观广东恒洁卫浴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
当卫浴工厂的流水线邂逅智能化生产设计,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两天的行程中,采风团还来到“江心仙岛、产城融合”示范带上的重要点位——广东恒洁卫浴有限公司。
陶瓷卫浴一直以来都是湘桥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卫浴行业进入了全新的技术驱动时代。广东恒洁卫浴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陈树雄以智能马桶水柱设计为例,向媒体采风团介绍公司在谋求突破的道路上,如何结合新生代消费群体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运用5项专利技术升级产品,推出“轻柔”“按摩”“强劲”等多功能模式,实现消费体验升级。这种“新”与“质”的双引擎驱动,不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更让湘桥卫浴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着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陈树雄说:“我们这个生产基地主要是运用全自动施釉线、全自动隧道窑,目前这个隧道窑跟施釉线是我们卫浴行业里面的龙头技术,包括我们的全自动施釉线、AGV搬运车等都属于行业里面率先做到的技术,目前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领先的。”

在采风活动中,各级新闻媒体记者们深入湘桥基层,探访企业,以独特视角观察湘桥新发展,领略湘桥新亮点。他们与村干部、村民和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了湘桥区在“百千万工程”建设中的生动故事和显著成效。
社光村共享农场。
《中国报道》记者陈伟深表示:“遇见湘桥、遇见美。湘桥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着蓬勃的发展活力。这次采风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湘桥的发展潜力和美好未来。”
广东广播电视台首席记者、汕头记者站站长黄妙杰表示:“采访中,我们见到湘桥的美、湘桥的好。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了湘桥的不易,也看到了湘桥的坚持,在稳中求进、创新发展当中,我们也见证了湘桥的这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我们会用大屏、中屏、小屏的形式,一起传播湘桥的好故事。”
高厝塘村因地制宜建设湿地公园发展特色旅游。
《羊城晚报》记者曾柯权对湘桥的乡村美食和景色赞不绝口:“在湘桥,我感受到了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和淳朴的民风民俗。这里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群众生活有盼头。”
参观柏斯特珠绣研发基地。
《南方日报》记者董志豪则对湘桥的企业风采表示赞赏:“来湘桥看企业风采。湘桥的企业不仅有着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有着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为湘桥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此次媒体采风活动,采风团一行深入了解了湘桥区在推动“百千万工程”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湘桥区以“百千万工程”三大示范带为引领,走出了一条生态宜居、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未来,湘桥区将继续深化“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更多的人遇见湘桥、走进湘桥、爱上湘桥。
文字|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佳涛
图片|黄春生 湘闻
编辑|蔡杨
审核|梁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