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桥区磷溪镇急水村的建华食品有限公司打包车间里,一罐罐印着泰文标识的茄汁鲭鱼罐头在自动化轨道上运行,一群妇女坐在轨道两侧,对每一个罐头进行仔细质检;在装卸区里,工人们正将一箱箱包装好的罐头搬上货柜,这些罐头即将漂洋过海登陆泰国的超市货架——这幅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是急水村留守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的生动写照,更承载着旅泰华侨蔡潮标家族三代人接力反哺家乡的赤子情怀。
潮州建华食品公司装卸区,“银发”工人们正将茄汁鲭鱼罐头搬上货柜。
近代以来,急水村因地域偏僻,劳动力持续外流,许多村民踏上“过番”讨生活之路,在异国他乡立足之后,他们心系故乡、祖国,以侨批银信等形式,为故土编织起一张跨越山海的“反哺网络”。建华食品公司总经理蔡坤城的伯祖蔡潮标便是其中的杰出典范。
潮州市建华食品有限公司厂区。
据介绍,上世纪中叶,蔡潮标到泰国打拼,凭借潮州人不畏艰辛、敢为人先的精神,闯出一番事业。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蔡潮标不忘家乡亲人、心系故土发展,将一份份“侨批”寄回家乡,用于改善亲人生活,支持家乡建设。他还联系动员家乡的其他华侨,一起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急水村由华侨蔡潮标带头捐资修建的“吉水华侨学校”,因附近几所村属小学合并,该校舍目前部分场地用于急水村党群服务中心用地,继续发挥作用。
1979年,蔡潮标率先捐资并积极发动其他华侨,共同筹建“急水华侨水厂”,让村民从此用上了自来水;1980年,蔡潮标和其他华侨一起,为全村村道铺设电线,为村民解决照明问题;1993年,蔡潮标又发动旅泰华侨和各界乡亲,在急水村建成“吉水华侨学校”,其中他个人出资200万泰铢……
蔡坤城正在仓库检查待出货的茄汁鲭鱼罐头产品。
在蔡潮标的影响和支持下,侄子蔡振强、侄孙蔡坤城也接力参与家乡的慈善事业,先后在村里办起了服装厂和鲭鱼罐头厂,为村民特别是留守人员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急水村由华侨蔡潮标带头捐资修建的水泥路村道。
建华食品公司成立于2012年,谈及设厂初衷,蔡坤城表示,伯祖蔡潮标希望能以产业落地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家乡就业难题。尽管面临物流成本高、建厂条件差等重重阻碍,蔡潮标仍排除万难,为家乡带来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技术,更通过产业联动的模式,将急水村的生产与东南亚广阔市场直接相连。如今,公司有员工60多名,主要为急水村村民。
从侨批承载的“银信家书”,到漂洋过海的鲭鱼罐头,蔡潮标家族三代人以实业为根基,将侨乡“守望相助”的精神,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内生动力,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的温暖画卷。
作者|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莹
编辑|蔡杨
审核|詹树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