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察·他山之石⑱ | 拉高标杆 对标一流 夯实潮州工业经济“压舱石”——苏州“十个一”特色(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的启示
发布日期 : 2025-05-18 09:52:48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潮湃新闻客户端

当前,潮州市正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构建“3+3+2”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加快高质量发展。江苏省苏州市是工业强市,工业规模居全国第二,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被誉为“中国最强地级市”。近日,潮州日报社采访团走进苏州,调研采访苏州产业发展情况,为潮州加快构建“3+3+2”现代化产业体系取经问道。

苏州工业园区。

工业是苏州经济的“压舱石”。作为苏州工业的核心区域,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启动开发,该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合作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航拍图。(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锶桐 摄)

自2006年起,苏州工业园区就开始重点规划、引导和培育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数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18年深耕细作,探索形成“十个一”特色(新兴)产业培育机制,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三大新兴产业总产值近4500亿元,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九连冠”。

提到苏州工业园区,就不能不提生物医药。生物医药产业是苏州的“一号产业”。作为苏州生物医药的核心区域,苏州工业园区集聚相关企业超2000家,2024年产值1655亿元,产业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合作竞争力3项均位居全国第一。

漫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记者发现,几乎每隔二三分钟路程就会遇到一家“明星企业”。经过10多年发展,这里已成为江苏医药创新的第一梯队,跑出了苏州“一号产业”的成长样本。

在生物医药产业上鲜有历史积淀的苏州,凭借苏州工业园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已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是如何做到的?

信达生物制药公司展厅。(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锶桐 摄)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明星企业”——信达生物。落户10多年来,信达生物坚持自主研发和与全球领先制药企业合作“两条腿”走路,2024年,信达生物交出了一份里程碑式的成绩单:全年总收入达94.22亿元,同比增长51.8%,实现从“烧钱研发”到“自我造血”的质变。

信达生物制药公司展厅。(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锶桐 摄)

谈及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国清院副院长陈炳良表示,苏州工业园区把培育壮大产业的目光聚集在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优化服务链,探索形成了“十个一”机制,这是实现“生物医药看苏州”的成功密码。

陈炳良口中的“十个一”,是苏州工业园区多年来不断探索积累的“十个一”特色(新兴)产业培育机制,即:聚焦一个特色产业、制定一个产业规划、组建一家国资公司、建设一个功能园区、引进一家大院大所、设立一支产业基金、成立一个服务机构、集聚一批龙头企业、搭建一批合作平台、打造一个品牌盛会。

在“十个一”机制中,居前两位的是聚焦一个特色产业、制定一个产业规划,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前者考验的是苏州眼光的前瞻性,后者考验的则是园区的发展定力。选中一个产业固然重要,但能十年如一日坚持发展,并保持高质量、高增速,则更加难能可贵。

苏州工业园区有一组著名的对比图,一张是1994年的手绘规划图,另外两张是2012年、2022年的实景图。三张图几乎一模一样,直观展现了这片土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

生物医疗领域更是如此,2007年6月27日,在苏州一片稻田和荒地的独墅湖边,被称为“生物湾”(BioBAY)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开园。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出台产业发展规划,把生物医药产业确立为重点培育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不久前,《苏州工业园区加快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腾飞行动计划(2025-2027)》正式发布,聚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重点领域,苏州提出要以更猛的势头、更活的生态、更优的政策,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

“产业发展要有定力,选定一个行业就要持之以恒地支持。”陈炳良告诉记者,苏州认定生物制药,就用啃硬骨头的精神持之以恒,这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除了眼光和定力,“十个一”中的其他机制,更多考验的是苏州的政务服务能力和营商环境水平。而在这些方面,苏州的水平也堪称一流。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行业创业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政策支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苏州对生物医药政策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尤其在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方面,政策十分优惠。对一类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最高可获得3000万元支持。此外,苏州还通过“政企直通车”等形式,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临床研究、药品注册等方面的便利化。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苏州还设立了60亿元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多年来,苏州一直在不断优化政策和服务,坚定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正是这种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使得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始终保持高光状态,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一极。

记者手记

高质量构建“3+3+2”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业是潮州的立市之本,也是跨越赶超的支撑和底气。近年来,潮州加快构建“3+3+2”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轻工纺织、现代农业与食品、新一代电子信息3个主导产业,扶持培育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茶产业和文旅产业2个特色产业。潮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何高质量打造?苏州的发展经验,值得潮州学习借鉴。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年来,积极探索开放与创新融合、创新与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发展道路,形成“十个一”特色(新兴)产业培育机制,是潮州学习的榜样、追赶的标兵。

潮州陶瓷产业。(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宏文 摄)

潮州婚纱晚礼服。(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宏文 摄)

潮州的“3+3+2”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轻工纺织、现代农业与食品是主导产业,这其中包含的陶瓷、印刷包装、纺织服装、食品等,是潮州的传统支柱产业。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潮州的传统产业急需转型升级。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智能化生产、高附加值设计、自主品牌打造是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的关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潮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然而,这些新兴产业往往面临着投资周期长、投资门槛高等挑战。潮州要学习苏州,加强产业扶持力度,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5.jpg

潮州单丛茶。(来源:潮湃新闻)

潮州古城游持续火爆。(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宏文 摄)

茶叶和文旅是潮州的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潮州应借鉴苏州打造品牌盛会的经验,通过举办工夫茶大会、旅游推介会等活动,提升潮州茶叶和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优化旅游服务供给和环境,提升游客体验,让潮州成为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目的地。

此次采访中,记者还得知了苏州工业园区一个特殊的机构,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简称借鉴办。30年来,苏州以“狮城”为“师城”,绝不只是学学规划、升级基建,更重要的是不断更新招商、服务、治理等“软件”,而且是因地制宜的借鉴、调整。当前,潮州正站在新时代的风口,要借力深潮帮扶协作、汕潮揭都市圈等战略机遇,用好产业共建、联合招商等关键抓手,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园区建设、工程管理等重点领域取得更多改革成果。

今年一季度,潮州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6.6亿元,增长2.6%,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显现。对标苏州,潮州高质量构建“3+3+2”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道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就能够闯出一条具有潮州特色的工业经济发展之路。

文字|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佳涛

编辑|郭洵汐

审核|梁佳涛





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