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语古音考正
擫
擫字上古为泥纽七部,潮语读为[而衣8]。先看声母,擫字在《释文》有“乃协反”;在《集韵》有“诺叶切”二个读音,古韵声纽泥、日、来可以通转,故潮语由[娜]母转入[而]母是为双声。今潮语仍有例可循,谐声字像诺与若、懦与儒、弥与尔、弭与饵、乃与仍;而像人、二、腻、暖、瓤、染、另、忍仍有两读。
韵母看起来似乎与典籍所提供相差甚远,按理应是双唇鼻韵母[奄],变成开音节的[衣]韵,这是由于与十五部合韵使然。《说文段注》:“《毛传》曰,枼,世也。枼与世音义相通,凡古侵覃与脂微如立、位;盍、盖;疌、屮;协、荔;軜、内;策、尔;遝、隶等,其形声皆枝出,不得专疑此也。”段氏之说,证诸潮语,果不其然,像接[之奄4 之衣4]、喋[多奄8 多衣8]、镊[俄奄8 娜衣4]、染[而奄2 娜衣2]、睫[之奄7 徐衣3]、拈[娜奄1 娜衣1]、给[哥音4 戈衣4]等可证。古时擫、压、厌同源通用,鉴于压与厌都已各司其职,词义偏专,故原本与它们同韵的擫,宜分别出来,专司“[而衣8]”音,以及其所表之义。
《说文》:“擫,一指按也。”潮人用以表示用手或指按住或按压。如:擫[而衣8]弦、擫[而衣8]指板、擫[而衣8]笛孔、擫[而衣8]图钉;又如“张画未[多亚1],手勿去擫[而衣8]着。”这是沿袭典籍的用法,《韩子·外储》:“田连、成窍,天下善鼓琴者也,然而田连鼓上,成窍擫[而衣8]下,而不能成曲。”《淮南·说林》:“使伹吹竽,使氐擫[而衣8]窍,虽中节而不可听。”《荀子·解蔽》:“擫[而衣8]目而视者,一以为两。”《庄子·外物》:“按其鬓,擫[而衣8]其顪。”《南都赋》:“弹琴擫[而衣8]籥。”《初学记》:“擫[而衣8]拈挹按,同覆互移。”元稹《连昌宫词》:“李謩擫[而衣8]笛徬宫墙。”
俗语“擫[而衣8]脉”,切脉、诊脉、把脉、号脉,潮语也说按[何鞍7]脉。如:“你有病他免问,擫[而衣8]下[耶7]脉就知。”《淮南子·泰族训》:“所以贵扁鹊者,贵其擫息脉血,知病之所从生也。”
“擫[而衣4]掉”,①东西被按压而损坏,如:“钢琴有二个键擫[而衣4]掉,着修理。”②(通过按钮)切断(像流的东西),如“音乐勿听就擫[而衣4]掉,勿咋[之安4]死人。”③压制(使不要发声),如:“有想表达不同意见者,统统给[戈衣4]伊擫[而衣4]掉。”
“擫[而衣8]肩世头”,按压肩膀,比喻牺牲他人利益,将人作垫脚,使自己获得升迁。如:“他会爬到上层当官,是擫[而衣8]人肩世头起去个。”
“斗[多欧2]擫[而衣8]”,①互相谦让,执意要对方接受。如:“存个苹果,三人在斗[多欧2]擫[而衣8]。”②互相打压,如:“为了争夺领导权,二人经常斗[多欧2]擫[而衣8],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擫[而衣4]实[之安8]”、“擫[而衣4]紧”、“ 擫[而衣4]繵[多闲7](坚固)”,指通过挤压,使之空间减少,变得紧密坚固,如:“滴囝滴囝慢慢擫[而衣8]入去,正擫[而衣4]会紧。”
“擫[而衣4]紧”,(手或指)紧紧按住,如:“这个伤口擫[而衣4]紧,放松血就流出来。”
“擫[而衣4]抑”、“擫[而衣4]塞”,①将东西快速无序地塞进(容器或隐蔽的地方)。如:“无时间收拾行李了,他把应带的物件全部擫[而衣4]抑在一个大旅行袋。”“警察从天而降,赌徒的赌具,赌资擫[而衣4]塞无路,人赃俱获。”也说抑塞。②斥逐调派人到条件差的地方,如:“他给[戈衣4]人擫[而衣4]抑去边远山区。”
“趋[而妖7]擫[而衣8]”、“擫[而衣4]抑”,使用各种手段,迫使对方就范或接受条件。如:“他有钱,着趋[而妖7]擫[而衣8]伊来出一部分。”“件事他合[哥亚4]对方在擫[而衣4]抑,肯定会成。”“绝对无人趋[而妖7]擫[而衣8]她,是她主动欲去。”
睫
睫字上古为精纽八部,潮语读为[之奄8]和[徐衣3],是八部与十五部合韵,故二音双声而非叠韵。睫以疌得声,《说文段注》:“疌,屮声。屮在十五部,疌在八部,合音也。”又“读沾又读誓,此七、八部与十五部合韵之理。”也就是说,睫字读入[奄]韵,是八部的音;读入[衣]韵,是十五部的韵。这种上古的现象,今仍见存于潮语,前述将擫字读为[而衣8],是一例。其他像接、鑷、喋、拈、染、给、溓[戈衣8]等字皆是。
俗语“目睫[徐衣2]毛”,眼睑上下边缘的细毛。
“目睫[徐衣2]毛相[思腰2]拍”,上下睫毛打架,比喻眼睛快睁不开,人昏昏欲睡。
“目睫[徐衣2]毛拍结”、“目睫[徐衣2]毛打结”、“目睫[徐衣2]毛担[胎安2]结”,睫毛打疙瘩,眼睛就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也不会眨眼。意在让人眼睛紧盯,以防上当受骗。如:“网上购物,着知目睫[徐衣2]毛担[胎安2]结,勿给[戈衣4]人谬[罗欧2]去,买了假货。”担字与坦皆以旦得声,古音在十四部,读为[胎安2]。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潮语说打结、拍结,也说担[胎安2]结。《广雅·释诂》:“担、打、拍,击也”。三字同训,义有相通。
“目睫[徐衣2]毛挑[胎亚2]浮”,拨弄睫毛,使之浮扬向上,不要遮挡视线。①同目睫[徐衣2]毛拍结。②用于训人不睁眼,有眼不识泰山。如:“他目睫[徐衣2]毛无挑[胎亚2]浮,去惹着地头蛇,这下[耶7]有胥[思娃1]虱了。”。挑字在此声转为[胎亚3],如“用火箠[徐锅5]挑[胎亚2]火”、“用针挑[胎亚2]灯芯”。
来源|潮州日报
文字|卢放民
编辑|郭洵汐
审核|庞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