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火锅味悠长
□ 李朔
儿时,牛肉火锅对我的诱惑,是难以抗拒且持久的。每逢冬天,母亲经常一大早去市场买新鲜的牛骨和牛肉,张罗一顿牛肉火锅。先用牛骨熬制汤底,熬足几个小时。熬得香气四溢,从锅盖慢慢钻出来,我和弟弟总迫不及待掀开锅盖要盛汤来喝。
“别着急,很烫嘴。”母亲边说边用筷子夹起盘中薄切的牛肉片放在笊篱上面,放入汤中开始煮。只见一片两片三片的牛肉“匍匐”在笊篱上,牛骨汤在周围翻滚。不到几秒功夫,牛肉熟了,母亲捞起来放在我们的碗里,再盛上汤。我夹了一块,蘸上酱料吃一口,再喝一口汤。牛骨汤的醇香味、牛肉的鲜嫩味和酱料的辣味融合在一起,舌尖的味蕾几度沦陷。我和弟弟顾不上烫嘴,一块接着一块往嘴里塞。母亲笑着看着我们,动作娴熟地往锅里添加牛肉继续煮。火锅里升腾起的热气弥漫在整个房间,我们吃着热腾腾的牛肉火锅,天南海北地聊着,别提有多幸福。
上大学后,母亲总担心我在外吃不饱,也想着让我外地的舍友们尝尝潮汕美食。有时便从家乡寄来牛肉,让我煮一顿牛肉火锅和舍友们一起吃。并嘱咐我,出门在外,要和舍友们好好相处。
寝室里,一个电磁炉往桌面一摆,舀两瓢清水,水一开就往里放入牛肉,一会儿捞出牛肉便可开吃了。这样一顿冬夜月色下的牛肉火锅,虽没有用牛骨熬制上几小时的汤底,比较简单,却也是别有风味的。我和舍友围坐在桌前,边吃边聊天。几个女孩子第一次离家上大学的伤感,仿佛随着滚滚沸腾的汤越滚越烈。就这样我们一起吃着美味的牛肉火锅,互相慰藉着,畅聊着未来。那时的我只觉得牛肉火锅特别美味,现在想来,那一顿飘香的牛肉火锅里,萦绕着母亲对于出门在外的孩子深深的爱和期许。
后来,我毕业留在了外地工作。每次回老家,母亲总会提前准备好食材,张罗一顿飘香滚烫的牛肉火锅等我回去。在柔和的灯光下,一锅滚烫的牛肉火锅摆在桌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母亲见我来了,就会用长柄勺舀上一勺,让我先尝尝。我趁热喝上一口,那醇香的牛骨汤还是记忆中的味道。母亲老了,她的双手因岁月的磨砺而显得有些皱纹,却灵活地一手抓着笊篱,一手拿着筷子,熟练地煮着牛肉。
“多吃点,补补身体。”母亲边说边将熟透的牛肉捞起,放到我的碗里。我边吃边烫得张口呵气,竖起大拇指,夸赞母亲的好手艺,母亲乐得合不拢嘴。我们边吃边唠嗑着家长里短,笑声在空气中回荡。窗外寒风凛冽,屋内热气腾腾。这一刻,生活中所有的压力和烦恼都烟消云散,只需静静享受和家人团聚的快乐时光。
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是味蕾的狂欢,是幸福的滋味。也许我们缺的不是一顿牛肉火锅,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盼头,家的温馨。春寒料峭时节,我给母亲打了通电话:“妈,过两天我要回家吃一顿牛肉火锅。”电话那头的母亲喜不自禁:“随时等你回来。”

来源|潮州日报
编辑|蔡杨
审核|詹树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