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饶平县东山镇东明村,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绿植花卉点缀其间,非遗竹编元素的篱笆墙与传统民居相映成趣……一个个风格鲜明的“美丽庭院”成为饶平县乡村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饶平县以乡村为主阵地、以家庭为切入点、以妇女为主力军,广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活动,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动员群众,推动乡村增“颜”又升“值”,助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前,该县建设“美丽庭院”超1000户,其中省级“美丽庭院”20户、市级“美丽庭院”70户。
据了解,饶平县通过创新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县妇联引导、镇妇联指导、村妇联主导”三级联动机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全县统筹、分级打造、分类实施、示范引领”工作思路,确保“美丽庭院”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同时,落实现场观摩机制,邀请市“美丽庭院”指导员传授造景技巧,组织妇女干部“走出去”学经验,打通基层建设中的沟通壁垒。今年来,饶平县已完成350个县级“美丽庭院”典型户建设,占全年目标任务70%。
饶平县积极探索“美丽庭院+文化”模式,依托各镇文化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具有田园特色、海岛特色、古村特色、归侨特色的精品小院。同时,通过“美丽庭院+经济”模式,鼓励广大妇女和家庭以庭院为平台,大力发展庭院微经济。近三年来,累计打造民宿、咖啡店、私房菜馆超20个,带动村民增收200万元。
东山镇政府一级科员张康蕾介绍,东明村全面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村创建活动,通过种植梅花、风铃木、炮仗花、蔷薇花等,打造四季常绿、富有东明特色的美丽花园。“美丽庭院+美丽经济”模式助力下,依托梅花节、徒步节等文旅活动,将“美丽庭院”“四小园”微景观等打造成旅游打卡点,动员村民在家门口摆摊销售特色农副产品,充分发挥“美丽庭院”引流优势,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持续转化。
“美丽庭院+绿美”模式也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探索。饶平县创新实行“1+21+N”工作法,由该县妇联牵头组织21个镇及N个巾帼志愿者、家庭积极参与植绿护绿。2024年以来,共发动妇女群众、巾帼志愿者超3000名,开展植绿活动43场,种植树苗4000株,打造“四小园”生态微景观超500个。
饶平县还以“美丽庭院”示范户为引领,依托党群共建积分超市,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点燃内生驱动引擎,破解“外部推动”问题。目前,已实现251个村(社区)“美丽庭院”建设与积分超市相结合,带动超2万村民参与。
作者|丁玫 饶融
编辑|李欢欢
审核|梁佳涛